阳光很暖,不管是路边小水沟旁的芳草野花,还是马路中央颠簸的石子和水坑,都在阳光之下显得灿烂生辉。
但除却来自众生平等的阳光所赋予的美好色泽外,这边的建筑看起来灰扑扑的,仿佛是从古旧照片里走出来的旧时光。
见惯了应城建筑的高大明亮以及街道的整洁干净,再次看到类似几年前小宋村生产队房屋的场景,何小花一时有点呆滞。
低矮破旧的房屋,满是水坑和石子的狭小马路,街上一眼看过去全是穿着灰色蓝色衣服的行人...
这里明明是县城,看起来却跟几年前小宋村生产队的风格相似。
之前苏宝河说这边条件不好,何小花还以为他在谦虚。
军用卡车载着他们在路上缓慢地行驶,坐在卡车后备厢中穿着白色衬衫和绿色长裤探出头去观察的苏建华三兄弟,仿佛和街上灰扑扑的行人来自不同的世界。
军用卡车没有封顶,因为街上有人,卡车开得很慢。街上的人用好奇的眼神看着后备厢中的宋二丫,视线尤其在穿着嫩黄色外套的何小花以及玫红色风衣的宋二丫身上转悠。
偶尔还有女孩用羡慕的目光指着宋二丫的红色外套,和同伴说些什么
明明卡车还在县城路中央蹒跚,何小花和苏建华他们已经感受到了海洋带着腥味的潮湿,尽管眼睛还没看到大海,何小花脑海中已经有了一副大海的模样,或者碧海蓝天或者破涛汹涌。
苏宝河不在,他提前半个月先来到了这边,宋二丫他们忙着收拾应城的东西,因此来得稍微晚了点。
开着军用卡车的司机是海防区的军官,从火车站运输防区需要的物资,顺便将宋二丫他们接回来。
察觉到路边有人指着宋二丫他们说话,担心宋二丫他们误会,一边磨蹭着开车一边善意地宽慰大家。
“咱们家属院不在县城,和防区一样靠近海边,地方大几乎一家一个院子,不少大娘都在院子里搭支架种菜呢,不过靠近海边风也大,衣服才晾出去就已经被吹干了。对了,晾衣服的时候记得把衣服夹住,不然会被风吹跑的。”
“虽说有人种蔬菜,但蔬菜的种类不多,所以咱们食堂隔一段时间就从外面采买一批蔬菜和鸡鸭肉回来,猪肉不用担心,咱们军区有现成的猪圈。”
“条件是不如应城好,但鱼虾任吃,这东西便宜。听说你们应城的鱼虾很贵?要是这边能修路,把打上来的鱼虾卖出去就好了。”
何小花听得入神,没多久就蹭到靠近后备箱最里面,透过通风的小窗和驾驶卡车的司机说话。
“家属院和军区都靠近海边,那学校和医院呢?这两个条件怎么样?”
“医院就在军区前头,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学校稍微远了,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个地方。学校也有食堂,早上不少海岛上的孩子要坐轮船过来上学。他们中午在学校吃饭晚上再坐轮船回去。”
苏建华问:“那要是遇到海面巨浪滔天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这些学生怎么办?”
“那就住在学校老师宿舍里呗,大海的脾气阴沉不定,但咱们这些靠海吃饭的人早就摸清了规律。”
“等有时间了,你们可以跟海岛上的学生一块回去玩,岛上跟海边又是不同的样子。咱们军区要参加巡游和换防的军人,可是隔三差五就要出去一趟的。”
苏建华听得有点心动,看起来除了县城不太发达外,军区似乎和应城差不多。
察觉到他这点想法,何小花突然笑了起来,一点也没有提醒苏建华的意思。
县城条件如此,家属院和学校的便利又哪里比得上应城。不过随着改革的逐渐推进,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生活都会越来越好的。
而且,他们又不是特别娇惯的人。苏宝河一心卫国戍边,宋二丫到这里的医院来,也算得上对偏远地区贡献一份力量了。
路过小巷,卡车上的崔敏英看到有人在巷口用炉子生火,她陡然想到自己已经用习惯的煤气灶。
“这边是不是还没有安装煤气?那自己家做饭的时候用什么?炉子吗?”
司机笑着点头:“是有人用火炉,不过这烧菜太慢,所以大家还是习惯用灶台。而且靠近海边煤炭容易湿不好点燃,不想灶台一烧火锅就热了。要是不想烧饭,还可以去学校和医院的食堂吃饭。”
“大食堂的师傅也都是用灶台呢!那饭烧得可香了!”
驾驶座上的司机依旧乐呵呵的表情,他没看到自己这句话一出,宋二丫和崔敏英脸上露出的无奈。
说实在的,宋二丫那炒菜的水平连苏宝河都比不上。苏宝河初来乍到肯定很忙,家里烧饭的事情多数落到崔敏英头上。
可一个人再怎么勤快,总不能一边看着灶台的火一边炒菜吧?
宋二丫沉吟片刻盯上了何小花以及苏建华三兄弟。
“到时候让这群小崽子帮你烧火,总不能端着饭碗干吃饭!也要给家里干点活。”
何小花装作没听见,苏建华和苏建中却下意识地哆嗦两下,两人对视一眼,知道这活跑不掉了,算是安排给他们的任务。
正巧苏建汉从睡梦中醒来,一抬头看见大哥二哥用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