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1978年春,天气稍微暖和一些后,许青青带着儿子和胡老太太准备出发前往京市。
家里的房子她托付给了邻居二狗子娘帮忙照看,带不走的粮食则送给了村里的孤寡老人,一些课本和复习资料则留给了知青们。
村里的知青们,如刘雪等陆续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已经收拾东西回家,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至于还没考上的人,则在继续复习,等待今年夏天的第二次高考。
离开当天,村民们和剩下的知青们自发的到村口送他们。
“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要是沈小子敢欺负你,就回来跟我们说。”
“咱们村难得出一个文化人,去了大学也要好好学习。”
“家里你不用操心,会给你看好的。”
“出去了也别忘记我们,有空记得回来看看。”
“有空就给我们写写信打打电话,也和我们说说,京市是什么样子。”
“你和沈康平都是好孩子,以后在外面也要好好过日子……”
村里人爱串门,年长的人更是喜欢各种给小辈们讲道理,教小辈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许青青知道他们都是好意,但偶尔也会在心里嫌他们唠叨。
然而今天,听着他们一句一句的嘱咐,许青青却耐心极了,直到他们都说完才开口:“我知道,你们也都要好好照顾自己,倒时候我会在京市拍一些照片寄回来给你们看……村里的孩子还是得让他们读书,可以的话,最好直接在咱们村建一座小学。”
许青青说完,将之前县里、镇上奖励她考上全省第一的奖金和自己添的一点钱拿出来,交给大队长。
“学校是该建,但怎么也轮不到你出钱。”大队长摆手道。
“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这么多年来多亏村里人的照顾,马上就要离开了,我也想为村里做点事。”许青青说完,坚持把钱塞到大队长手里,随即抱着儿子和胡老太太一起上车。
车是沈康平找关系联系的,直接到村里接他们送到火车站。
他们上车后,车子就直接开出去。
村里人见许青青离开前还不忘记村里,个别人一边夸着“好孩子”一边眼眶都有些红。
直到汽车远去,连影子都看不到,村口的人才慢慢散开。
不知不觉间,许青青在杨树村都生活了十几年,这里就像她的另一个家,“家”里虽然没有父母,但村里很多长辈却给了她类似父母的关爱。
许青青透过车窗看着渐渐消失在眼前的村庄,心里忽然生出些不舍。
被她搂在怀里的木木不知是不是察觉到她的情绪,忽然抬起头来,伸出小手摸了摸她的脸,在她垂眸看过来时,奶声奶气地喊:“妈妈。”
许青青低头亲亲他,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从安县坐火车到京市,一共要坐十八个多小时,好在沈康平托人帮忙买了卧铺票,否则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怕是得坐吐。
即便是卧铺票,在车上呆那么久也是很难熬的,唯一庆幸的就是这班车直达京市,不用转车。
下午四点上的火车,直到次日上午十点多终于到达目的地。
许青青从车上下来后,有种终于脚踏实地的踏实感。
他们东西不少,分了几趟搬下车后,许青青本来还有些头疼怎么拿出去,随即就听到熟悉的一声——
“青青!”
她抬头,就看到一身军装的沈康平从不远处跑过来,等反应过来时,已经被他一把搂在怀里。
本以为他会在出站口等他们的许青青很是惊喜,伸手反抱着他,若不是还记得这是公共场所,恨不得直接亲他两口。
“嫂子好!”
沈康平手底下的兵见过许青青的几乎没有,这次终于和她见面,一面感叹他们团长有福气,一面为团长那么不矜持的行为偷偷挤眉弄眼。
许青青这才发现他还带了人过来,赶紧一把推开他,抬手理理头发后,对着那群同样穿着军装的青年们点头示意:“你们好。”
“呀!这就是团长的儿子吧,长得可真好!”忽然,有个士兵发现被胡老太太抱着的孩子,不由夸道。
闻言,大家的注意力立刻转到木木身上。
“木木,叫叔叔。”许青青摸摸儿子的脑袋轻声道。
木木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了他们一会后才喊:“叔叔!”
“真乖!”
“太可爱了,比我家侄子可爱多了。”
“行了,赶紧把东西搬走准备回去!”沈康平被他们打扰了和妻儿的团聚,语气顿时严厉起来。
今天正好休息,沈康平本来只准备带两个人过来帮忙,谁知却跟过来好几个想凑热闹的。
知道团长本来就不乐意来这么多人,他们乖觉地赶紧搬着行李往出站口跑,将空间还给他们一家。
“请人帮忙还那么凶。”许青青连谢谢都来不及说他们就抢着行李跑远了,她只能转头看向沈康平。
不过别说,他这幅严厉的模样,许青青还是头一次见,觉得还挺帅的。
沈康平瞬间软下表情,一边将儿子从胡老太太怀里接过来,一边牵着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