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压水井安装成功,接下来就容易了,安装压水井需要结实牢固的大青石把井口封了,于是,苏叶夫妻俩和叶德武去小石山挑两块好的大石头切割出来,拉回家里,先把四边切割,井口长宽大多约一米到一米二,石块割成长宽都是一米五的方块。
之后再切割出五寸厚的石板,叶德武和苏世伟把两面打磨平整,石板较靠边的位置凿个能让铁管穿过的小洞。
谢卫华夫妻俩修路时切割了近一年的石块,一个力气大,一个练武,可以说他们切割石块的手艺比一般石匠要好上几分,这点活对他们来说太简单,谢家叶家各用两块,苏世伟地里挖有水井,需要四块,苏世泊家也要两块,加起来有十块石板了。
四人花了三天时间把十块石板弄好的第二天下午,去了府城的苏世良和苏叶小姑父刘清晖回村,上门找谢卫华和苏叶,堂屋里,苏世良和刘清晖喝完一碗冰镇酸梅汤,刘清晖笑着说:“叶子,这酸梅汤是你煮的吗?火候刚好。”
苏叶微笑:“是,姑父喜欢再来一碗?”
刘清晖摆手:“不用,一碗够了,这种天气喝下一碗,浑身通透。”
苏世良笑着对苏叶夫妻俩说:“我们今天上门是找你俩帮下忙,封井口用的石板,我们原本是要请石匠弄的石板,但请他家做的人太多,排得太久,只好请你俩人帮忙。”
谢卫华笑了笑,说:“三叔客气了,我们拉回来的大石块没用完,还能割出五、六块,应该够你们两家用的了,明天割出来,后天就能做好,后天你们来拉走就成。”
刘清晖笑:“那最好不过了,以后有什么需要小姑父帮忙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苏叶立即说:“要,正好有件事,小姑父你帮忙打听哪里能买到脆枣的树苗或好一点的枣树苗。”
刘清晖哈哈笑道:“你爹也托我打听了,只是现在还没消息传来。”
谢卫华:“辛苦小姑父了”
苏世良:“卫华,我听说你把主意打到赣橙上头,是有什么计划吗?”
谢卫华:“没什么计划,只是觉得这边水果少,拉来一批应该能赚到,也能满足自已的口腹之欲。”
苏世良:“水果容易坏,风险很大。”
谢卫华:“应该不要紧,提前几天摘下来,拉回来也不担心销不出去,府城有钱人还是很多的。”
刘清晖:“这事我觉得可行,现在走到哪里都觉得生机勃勃,我家杂货铺的生意今年估计能翻上两、三倍”,这还是保守估计,常跑在外面的刘清晖心里隐隐有一种感觉:一个很大的盛世要来临了,不过这话他只能埋在自已心底。
苏叶不知小姑父心底模糊的预感,但她知道有了玉米和红薯这两作物后,天下以后怕是再无大范围的饥荒,就算有小范围的天灾,也会很快能应付,夭折的孩子会越来越少,因饥饿病死的老人会越来越少,相反长寿的人越来越多,人口逐年加速增长。
人口的加速增长,对应增长的是各种需求,从衣食住行到婚姻嫁娶,对市场敏觉的人来说是大机遇。
苏世良经常倒腾些小东西,他也清楚去年和今年市场变化很快,去赣南一趟,说不定能大赚一笔,当然也有可能血本无归,但不管做什么不可能没一点风险。
思绪间,苏世良笑了笑:“卫华,你们有详细的计划没?”
谢卫华:“我姑父主导的,你得去问他。”
给三叔和小姑父的石板弄好后,家里的压水井也装好了,村里,压水井带来的热度依然不减,安装的人去安装一家,大人小孩儿呼拉拉地涌向一家,苏叶从来不喜欢凑这种热闹,想到开始玩玩具的小侄儿和小外甥,心里有了主意。
八月之前正好有空,这一天,一大早天空堪蓝,用过早饭,谢卫华被人叫去帮什么忙,苏叶跟谢母说一声就回娘家,回到叶家,和叶梅苏果大嫂说了一会话,逗了一会胖呼呼的小侄儿,就钻进木工房。
苏叶拿一般的木头锯出大大小小的木块,苏世伟从外面回来听说苏叶在木工房里,便进去看看。
苏世伟进了木工房,看锯出来大大小小不少的木块,说:“叶子,你在折腾什么?”
苏叶手停下,抬起头:“爹,我在试着做一些小孩玩具,小房子拼装,各种积木,积木上刻有字,这些。”
苏世伟:“这想法不错啊,积木上刻着字,小孩玩时还能学习,我之前只想着做木马、小狗之类的。”
苏叶:“爹,海子越来越重,我抱没觉得怎样,但我看娘和大嫂抱着有些勉强了,你不如做个婴儿车,海子坐里面能推着走的。”
苏世伟沉思一会,拍手道:“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那小子现在真沉,我抱一会手发酸,我去拿纸墨来,构画一下。”
苏世伟兴冲冲地回前院拿文房四宝进了木工房,从独轮车上面,演变到小孩能坐的车,苏叶在一旁边时不时提些意见,到中午,一个和现代婴儿车差不多的图纸被两人折腾了出来。
苏世伟拿着最后定的图纸笑得合不拢嘴,以后可以推着孙子在村里浪了,幻想着自已推着小车走,海子坐里面,别人看他羡慕的眼光,苏世伟呵呵地笑出声,苏叶看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