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之下, 不少人直接冲去了书斋。
可在得知这个游记有且只有上卷之后,他们更忍无可忍了。
“老板您就不能催一催吗?这上卷都已经就出来了,怎么可能没有下卷呢?”
“就是, 我正看在兴头上,这突然间说没就没了,叫人好不难受。这归墟国究竟什么样子你们倒是先说清楚啊,哪有这样吊着人的?”
朱老板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你们问我也没用, 书又不是我写的,我哪能知道归墟国长什么样子?”
“要不……您直接跟我们说这是游记是谁写的吧。我们好直接找他要书去,凭他开多少钱,我也买。”最后这句话说的那叫一个财大气粗, 想必家中也是不缺钱的。
府城里头多的是有钱人,再者能识字的大多也都不缺钱。有些人买诗集不是为了占便宜, 只是刚好看到了,又碰巧有些感兴趣, 所以便买了。当然,他们将顾准那本游记当做是赠品那是毫无疑问的。
本以为是本普普通通的游记, 结果看了之后却给他们如此之大的震撼。看过的人里头的别说是出海了, 有的就连府城也没出去过。这年头车马不便, 出去一趟都得花上不少功夫,且路上层层都有关卡, 路引什么的都得提前备好。实在是过于麻烦,是以很多人即便有这个财力也不愿意出门。
也正因为如此,在他们心中这位颇有魄力、敢一人出海游历的顾景明便成了向往的存在,他们恨不得化身顾景明,替他经历一遭。结果看得正起劲儿,突然没得看。白日梦醒了, 这落差也就出来了。
只是朱老板又怎么可能把顾准给供出来呢?给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这么做,因此他也只能含糊其辞。
“实在是抱歉,这位写书人是位隐世高人,不愿意透露姓名,诸位还是不要再问了。”
“那他真的出过海吗?”这人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朱老板自然是知道顾准从来没有出过海的,这一点他早从他们家世子爷那儿已经了解清楚了。不过做生意嘛,就得讲究一个虚虚实实,稍微夸张一点,也没有什么要紧的:“这位先生行踪不定,在下也不知他究竟有没有出过海。”
虽没有明说,可是“行踪不定”这四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了。
有人甚至在想,这顾景明是不是就是作者的化身?该不会写书的人真的去过那些地方吧,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如果不是去过的话,又怎么可能凭空捏造出这些故事来?那书上写的可就像是真的似的,若不是所见所闻,又怎么能写得如此真情实感?
本能的相信这件事情,所以今儿不管朱老板怎么说,他们心里都已经认定了有这样几个地方存在。
这么多人围在书斋前头,实在是有些惹眼了。等他们问过之后,又有不少人上前打听。
朱老板趁机又宣传了一波。
光他一个人说还没用,那些看过书的却也帮着说话,极力推荐此书。有的人实在是耐不住好奇心,当场就掏钱过来买了。
买的人越来越多,朱老板也借此机会提了个价,昨天五百文还买一赠一,今天就直接变成六百文了。
这坐地起价,看到边上的人连连惊叹,有些昨天就已经买过游记的,听到这话少不得要说朱老板几句。
只是朱老板却是一本正经:“昨儿是因为头一天卖,所以才给了大家一个实惠价。今儿却不一样,往后谁过来都是这个价,再不能改的。”真要改也是往上改,朱老板心道。
反正他态度已经摆出来了,这些人爱买不买。就算到时候一本没卖出去,也是他们世子爷自认倒霉。当初印书的时候世子爷就已经说了,顾公子这本书不论是赚了还是赔了,都跟他们书斋没什么关系,到时候即便王爷问起来也是他们世子爷担的。正因为此,朱老板才给他们放心大胆地卖。
这突然的提价的确劝退了一些人,不过更多的人是架不住这些读过的人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催下卷,就冲着受欢迎的劲儿,他们也知道这本书必定值这个价格。
许多人犹豫来犹豫去,最后还是买下来了。
买回去之后就迫不及待地翻开细品。
开头平平无奇,不过是一个长安的读书人科举失利,家中又遇了祸事父母双亡。惨倒是挺惨的,却也没看出来有什么稀奇的,毕竟这世上惨的人多了去了。直到两章过后,顾景明处理完家中诸事,安葬了父母双亲,便独身一人出海去了。
他们并不知顾景明为何执意出海,也不知他到底想去何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心灰意冷的读书人,抛下了过往的一切,走上茫茫大海。本以为会凶多吉少,却不想这番出海竟能遇到一次又一次的奇遇。先不说那两个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地方,单单就是海上这些奇奇怪怪的动静就足以让人惊叹。或是冒烟的海面,或是日落时出现的绿色的光……每一个都稀奇古怪。
作者接着顾景明的口,给他们一一解释了这些现象。他们读完之后只觉得确实挺有道理的,至于这件事情到底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