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什么小姨子二嫂子的香艳故事编上几个,全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那些接地气儿的故事,搞不臭你?
还有八爷,不是贤嘛,就给你传贤名儿。然后把他负责赈灾啊,修河堤啊那些活的圣旨都往下传,就说皇上也相信,八贤王是最心怀天下的,是心疼百姓的,也是最能把这些事做好的,所以才把这些事情全都交给他办,相信他一定能办好。还暗示老百姓,这些事上有问题了,只管找八贤王就是,皇上给他最大的权力了。再以聊八卦的形式谈一谈皇上对八爷多宠信,要风给风要雨给雨啥啥的。
累不死他。
做这些事情,也用不了多少人。一队有二十个脑子活口齿伶俐的人就能办得利利索索的。总共三五百人就够。四爷就是再孤,还能连这点儿人手都没有嘛!
像是江南那样儿的地方,人多,还有钱有闲的,读书人也多,不好洗脑的。但有人呀。李卫在江南呢。那可是个能人,把套路跟他一说,他一准儿能办好。那人,歪得邪的都来得,一般的小混混都没有他损主意多。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混混。
这几套组合拳下去,新政的事儿,不用皇上催,各地致仕的老长官们比谁都着急。无它,俸禄银子长上去,他们的退休金一年能多几百几千两呢,新政施行,不能免税了,少了许多进项,那不得从别的地方找补吗?
那些个嚷嚷着读书无用的学子,也不吵吵了。原来是中了举就不用交税,现在是当了官一辈子不愁,还旱涝保收,算算也知道哪头儿利大。更是玩命儿了要科举入官场了。
这很大程度上的转移了读书人的注意力。京官们因着一天几个几十个被罢职回家种地的清查力度,也都消停了。他们是第一批涨俸的,也是涨得最多的,罢了官可就啥也没有了。再作死跟皇上硬顶,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都老实点儿吧。
有几个头铁还上折子弹劾年羹尧的,已经激不起任何浪花了。皇上理都不用理。八爷每天不停的上折子要钱要粮,也被四爷拿捏住了。给不给你,就看你乖不乖,要十石给三石,活儿你要干不好,老百姓骂的也是你,你不是贤嘛,做不好,不是你没能力,是你没好好干。一天天的,把八爷是累得不轻,当然了,人家应付起来,看上去还是挺游刃有余的。难不难受自己知道呗。反正是想再给四爷使绊子,是没那么多精力,也没什么条件了。
等到没人逼着四爷杀年羹尧了,年羹尧自己都以为自己躲过一劫,开始更上一层楼的作天作地的时候,兵权一夜之间就让岳钟麒给夺了。然后圣旨调他做杭州将军。够意思了吧,还是一品大员,你消消停停的养老,全了君臣的恩义,多好的。人家偏不,就作。
李卫就在江南呢,他在杭州作,四爷那还不是清清楚楚他都做了啥呀。直接给一撸到底,没让他看城门去。而是调回京里,让去兵部看库房去。
没人再敢逼皇上杀他。皇上也不用担下杀功臣的名声。对年家也算仁至义尽,保下了他一家人的性命,没有抄家灭门。只杀了年富一人,因着他想带着他爹贪下的那些银子跑路。而且这些年,仗着他爹的势,他坏事可没少做,死了不冤。
小年糕的身子本来就那样儿,这一刺激,就没挺过去。四爷被年羹尧膈应得,对小年糕的感情淡了不少,再加上年纪渐大了,又病病歪歪,那样貌能没影响嘛。该说不说,四爷在这上头,是真的渣。李氏年老色衰了他跟小年糕好上了,小年糕的下场还不如李氏呢。李氏至少还活着,她连命都没了。
好家伙,小年糕一死,似乎把四爷的渣男开关也给打开了。等到先皇的孝期一过,人家也不再跟谁过小日子了,开始奔着宫里年轻的小答应小贵人们使劲了。
有肖先生和楚然明着暗着给调理着身子,从太后到皇上皇后,身体都还不错。再加上肖先生看得紧,不让他太累,就怕早早累死了,便宜了弘历那个败家子。身体好,还有时间了,可不翻牌子的时间就多了嘛。
雍正四年七月,早早的就把弘瞻给捣鼓出来了。生生提前了七年。
四年半的时间,朝政总算是捋顺了。如今,军机处看着还是那些人,一个新人都没进,也一个旧人都没少。但局势,却是大大的不同。
四爷还是四爷啊,手段比弘历还是牛许多。弘历刚登基的时候,也勤勉过,还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把皇位坐稳的呢。四爷只用了不到五年,就把康熙老爷子留下的一团乱麻的朝政给捋顺了。
朝政越来越顺,四爷当皇上越来越顺手。十三爷也越来越受宠,权势越来越重。
年羹尧早已成了昨日黄花。八爷党也早被打成了一盘散沙,九爷一年到头的在外面跑,出海一趟最少都得一年时间,回来也不爱在京城待,人家在十三行设了别馆,皇上给了特旨,做十三行的监管大臣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那边儿,那小日子过得,别提多富贵了。还张罗着要接宜太妃过去呢,宜太妃到是想去,五爷不让,说她岁数大了,怕把老太太折腾坏了。俩儿子见天儿写信为了争亲妈打架,老太太高兴啊,每回九爷打发人送东西回来,那是必然要到畅春园的,太后搬到园子里住了。她给太后送东西,然后老姐妹儿一起回忆回忆过去,感慨感慨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