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共同拥有微积分的两位大佬!
微积分是什么?
理性来说这就是一门研究、计算变化的科学。
早在很久之前, 历史上的数学家已经开始萌发了微积分的思想。比如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利用割圆术求圆周率、阿基米德的微元法求体积、希腊数学家的极限思想等等。
随着未来物理学方面的发展,很多物理问题的研究遇到了行星椭圆轨道的推导过程、最速降曲线问题、曲线的切线问题、函数极值问题、复杂球体的体积等等问题。科学家们对以上问题的解决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于是有了许多微积分诞生前的铺垫, 如笛卡尔发明坐标系、费马、开普勒、伽利略、哈雷等人也有贡献。
直到后来英国出现了牛顿、德国出现了莱布尼兹,两人分别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
牛顿建立微积分主要从运动学的观点出发,而莱布尼茨则是从几何学的角度去考虑,还和巴罗的微分三角形有密切关系。
但是本质思想是一致的。
微积分的诞生,对以上科学大多问题犹如天助。
作为现代数学取得的最高成就, 也是每一个学数学的人都会学到的知识!更是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分水岭!
生为物理系的学生, 高等数学不敢在专业人士前班门弄斧, 但也是有点底子的。甚至当初的毕业论文上,他还是借鉴的数学公式完成的。再加上这两位是跨界大佬, 每一样的成就都十分出名。
说句隐秘点的话,弘昼曾经还是牛莱邪教贴吧的教徒之一。
想象一下,英吉利海峡两岸双星辉映的灿烂数学文化, 自己竟然不知不觉的荒废了几年的生涯!莱布尼茨竟然还是康熙的笔友!
恍惚间有种破次元的错觉,弘昼也终于知道原来自己生活在十六世纪下半叶。
但不论如何,这两位数学物理两界大佬, 光是名字就俘获了弘昼的心。他坐在康熙身边, 再没有刚才的惬意无聊,反而竖着耳朵认真地听,想要多了解一些详细的情况。
沙龙到了最后, 因为气氛开放自由的原因, 争执讨论的并不止康熙和传教士两人。因为略感兴趣, 说着说着就有五六个各自站一方理论起来。
弘昼捏着拳头,强忍住自己的冲动,好想站起来嘶吼一声你们不要打了!
牛莱本是一家人啊!
打来打去伤和气啊!
好在话题最后胤祺出来打岔,将话题渐渐地偏远出去。
而弘昼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大佬的笔友虽然争得唾沫横飞,但实际上的数学并没有那么强。他递了点心过去,无意间逡看一眼康熙做的笔记。再结合方才的言论,发现康熙的数学基础十分坚实,站在莱布尼茨的身后也是坚定的几何学。
但他,并没有那么懂微积分。
所以康熙只是义务教育范围内的优等生,而争论的传教士们学识也显得有些参差不齐,基本上张嘴的都是其中佼佼者。
弘昼觉得有点滑稽,如果不是他懂,光看场面可能真的会被骗过去。
果然是科学知识在极速发展的年代。
当然也不否认传教士怕惹怒康熙而特意谦让的可能,最后还是康熙方胜了。不然为何一同争论的人开口之后,他们很快被说服了?
只不过真正争成功的,并非是康熙本人罢了。
事后散场,弘昼看着众人离去,拉着康熙问,“玛法,莱布尼茨是谁?”
“一位聪明的数学家,就像是大清的状元一样,还是科学院学的老院长了。”
好吧。
担任了柏林科学院首任院长,那就肯定是十七世纪了。
活了这么几年,弘昼终于真切的知道自己生活的时间线。
要不是他习惯了三思而后行,尤其是读书后各种铺垫准备习惯了,有人在航海天文上涉及基础概率的公式时,他可能会顺口说出贝叶斯定理的公式。
还好。
毕竟他还没做好自己这么精通数学的铺垫。
众人都走了,只剩下康熙和弘昼。
弘昼侧过身,很自然的用拳头给康熙捶腿。语气是浮夸式的风格,惊叹一声,“哇,那牛顿呢?”
“相差无几。”
弘昼眼眸大亮,“玛法,弘昼也想要有厉害的笔友!”
“你想给他们写信?”
“嗯嗯,”弘昼忙点头,“刚才听玛法和传教士们说,感觉好好听!好高深的样子,可惜弘昼这么聪明都听不懂。所以想学!等以后学会了,弘昼就可以帮玛法争论,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康熙不可置否的心情好了起来,闻言提了提眼镜,“他们都是极出名的学者,天下有很多人都想要做他们的学生。弘昼想要写信求学,玛法自然答应,但有一条件。”
“玛法说?”
“朕给你十道题,等你答出来后才可引荐写信。”
“好!一言为定。”
康熙淡淡点头,然后看见弘昼伸出小手指来勾住,看着他眼睛道,“拉勾上调一言为定。”
“嗯,一言为定。”
康熙只是逗孩子的口吻,随着弘昼的话说。弘昼却是真心真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