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我用古诗剧透历史[历史直播]> 25. 【集句诗】 天长地久有时尽,春宵一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5. 【集句诗】 天长地久有时尽,春宵一刻……(3 / 4)

托年少,当面输心背面笑。”】

【两句连在一起,不仅词句和谐、同出一人,就连主旨都与杜甫一脉相承,生动揭示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官场现实,也无声表达了诗人隐退后日薄西山的辛酸无奈。】

“王公……”

苏轼原本嘴角噙笑,如今那笑意却逐渐淡去。他望向王安石,细细端详:老人嘴唇苍白起皮,胡须也缠成一团。他头上银丝沾染着不少灰尘,就连面上褶皱都暗藏污垢,看上去就……

“王公,你多久没洗澡了?”

王安石涨红了脸,色厉内荏:“我都这个境地了,你不应该出言安慰几声?”

“哦,这种诗啊,当官的谁没写过几句呢?”苏轼一哂,不以为意:“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王公啊,你还是要向我看齐,你看我这不又被贬了么,照样来找您小聚呀。”

王安石张了张嘴,有点想反驳,却又感觉苏轼说得相当在理。他瞪着苏轼许久,最后只得气鼓鼓地一甩袖子,重新坐了下来。见苏轼还欲开口调侃,王安石当机立断抬头望天:“你别说话,听仙人说!”

苏轼哈哈一笑,依言抬头。

【虽然王安石是“集句大家”,但他偶尔也会有对不上来的时候。月兮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件王安石的集句趣事。】

【年轻的王安石曾对白居易的《琵琶行》大为赞赏。读完全诗,王安石欲罢不能,心痒难耐。就像我们读完喜欢的故事,也会跃跃欲试想要写篇同人。王安石就想给《琵琶行》的最末一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找一个对仗的集句联。】

【但或许是太过喜爱,王安石苦思冥想,却怎么也想不到合适的对仗,只好寻求身边友人们的帮助。但王安石的这个问题实在太难:从字句来看,下联要有地点、身份和形容,如此才能对仗工整。而从句意来看,下联既要承接《琵琶行》原诗的凄凉悲哀,又要秉承诗作主旨,才能有“物是人非”的共鸣感。】

【众人都收到了王安石发来的邀请,可惜无人能对。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有一位诗人蔡肇偶然得知,脱口而出就是一句“梨园弟子白发新”,众人顿时拍案叫绝!】

【这句“梨园弟子白发新”,出自白居易的又一首名作《长恨歌》。以乐天诗对乐天诗,犹如王安石以杜甫对杜甫,属于集句诗中进阶玩法。而且这两句诗对仗工整、意境相似,就连原作的有名程度都不相上下,难怪众口交赞、引以为绝。】

「唐·公元823年」

「杭州」

“哈哈哈哈哈。”白居易痛饮一杯,面露喜色。

有什么能比被天幕点名夸“名作”“有名”更为快乐的吗?

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

同样被天幕夸赞的后世才子,偏偏对自己的诗篇情有独钟、交口称赞,乃至于日思夜寐,鼓动众人给自己续作对仗。被天幕夸赞的后世人夸赞,岂不是更胜一筹?

“唉,这王安石实在不懂低调。”白居易故作为难,凑到黑脸的元稹身边,对他不停“发牢骚”:“你说他喜欢我诗,那自己想想对仗也就罢了,怎好兴师动众呢?搞得人人都被我这两诗刁难,倒像成了我的不是了。”

元稹白了白居易一眼,没好气道:“你没听仙人说,王安石那句‘以杜甫对杜甫’最为出名?要我说啊,他崇仰的是诗圣杜甫。至于你,就是趣事里顺嘴一提的。”

白居易一噎。

“这诗圣归诗圣,我的《琵琶行》《长恨歌》后世著名,这你总不能否认吧?”

元稹仰头吃了一口酒,甘酿入喉,却莫名变得酸涩无比。他沉默着打量得意洋洋的白居易,目光在他身后不远处那群捂嘴轻笑的歌伎身上一转而过,放下酒杯,故作不屑:

“才一人对仗。”

“都说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想来这话放到后世集句也是一样。如今也就王安石一人集你的句子,且再看看吧。”

白居易心中暗笑:微之这话好生无礼。王安石是大家,被大家集句,和被普通才子集句能一样吗?要不然当初王之涣怎么凭借一首《凉州词》力压高适、王昌龄二人,还不是因为最后的歌伎最为出色有名么!

当然,白居易面上依旧不动声色。见元稹吃瘪郁闷,他甚至主动地点了点头,“谦虚”地宽慰道:“微之,你说的在理。我们且再看看,想必后世眼光好的大家也不止王安石一个。”

元稹:……我是这个意思吗?

但不待两人再言,天幕又传来声音:

【白居易的这两首诗,《琵琶行》和《长恨歌》不仅火遍后世各朝,而且一直火到今日。这两首诗入选了语文课本,成为人人必背、卷卷要考的‘默写噩梦’。不知多少学生曾“拜倒”在两诗之下,对白居易“日思夜寐”“牵肠挂肚”。】

【除此之外,这两首诗也受到了众多‘匿名’和‘佚名’诗人的青睐。大家绞尽脑汁、各显身手,争相为其作对集句。虽然今人集句的本事肯定远逊古人,但胜在脑洞创意,令人莞尔。】

【现在月兮打开弹幕功能,请有才的“诗人们”尽情展示自己的大作吧!】

“哎呀,后人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