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女文豪> 4.第 4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第 4 章(2 / 3)

,相反,笨重而成本高昂的雕版印刷术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

其中奥妙只读过高中历史书的人并不知道,或许他们会以为这是古人比较死板,或许根本不知道这个问题。

其实一切都是现实的选择,看上去雕版印刷没有活字印刷那么先进。然而事实上,在当时的华夏,其实是雕版印刷术更有优势。

和国外少少的几个字母构成所有的文本不同,华夏文字要多得多,几万个字让造模成本飙升。哪怕退一步只打造常用字,那也是几千个!

而文字多除了造成成本高昂,其实也增加了排版人员的难度——在几十个子母中选出想要的一个和几千个几万个字中选出一个,难度高下立判。而这种排版人员的难度实际上也会转化为成本。

另外活字印刷术使用的活字本身也是一个大问题,小木块容易变形是当时技术水平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而胶泥块活字在于容易碎。铜块的倒是不错,可是铜钱是古代货币,铜可一直不便宜!更麻烦的是铜的着墨性很差,除非有适合铜的墨,否则铜块活字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雕版印刷十分精美,在印刷量小的情况下当然是雕版更有优势——排版一套活字的其实并不比雕刻一版更加容易。而印刷量大的话依旧是雕版更有优势,因为巨大的印刷量足以冲抵雕版高额的成本。

而这个新世界的印刷术其实是雕版与活字并存,雕版印刷术有了很大的发展,由木版变成了以铅为主的合金,而且和配合上了金属易于着色的油墨......

为了雕版不变形要采用的坚硬木料大都不便宜,而在雕刻之前还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以达到可以多年保存的效果。如今这些步骤都被省了下来,节约的是成本和时间。再加上铅的性质易于雕刻,省工省时。雕版印刷至此已经到了完美阶段。

活字印刷类似于西方近代的铅活字印刷术,配套古早时期的印刷机和油墨。整体而言面对现在的雕版印刷没有什么优势,不过印刷报纸刊物等倒是更加合适——因为这是常年印刷大量且不同的印刷物,这个特性决定了活字印刷更好。

新世界报业发展的很好,所以才形成了雕版与活字并行的印刷术场面。

两者相加,再加上造纸术等技术,使得印刷成本下降的厉害,即使是升斗小民也能买的起印刷品。印刷品就是的承载物,业的繁荣也是以此为基石的!

最后就是金钱了,之前一些原因只说到了商人能赚到钱,可是商人能赚到钱并不是全部,一样重要的是作者也能赚到钱。

这样说起来或许很庸俗,但现实是不为钱工作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想做一份能赚钱的工作。

在新世界中业是在大约四十年前开始出现大发展的迹象,也就是那时候报业开始脱离邸报这种原始的模本,出现连翘记忆中和现代报刊很像的成品。

第一位赚大钱的作者蓬莱居士也是当时出现,他的一本《唐门虎子》,讲的是某朝末年著名将门扶大厦之将倾,外击胡虏的故事。基本格调类似于《杨家将》,出版之后大受欢迎,大江南北广为传阅,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蓬莱居士是第一位将报酬和印刷量挂钩并且因此大赚的作者,虽然盗版使他损失了不少钱,可一本《唐门虎子》还是让他一口气赚了五千两银子,后面陆陆续续再版,前前后后快一万两。

后来这个数目被不断刷新,可是这在当时确实是石破天惊的事情。也就是从蓬莱居士起,所有人才知道写这些很多人看不起的竟然能这么赚钱,这直接使很多穷文人投身于此。

中间四十年,出过不少好书,也出过不少好作者。最近风头正盛的是北边的洛北公子宋志平与南边的草堂老翁丁一新,号称北宋南丁,一时瑜亮。而在这之下还有十几位界的‘红人’,套用连翘原来世界的话,那就是大神。

而他们一发书基本上就是大新闻。

至于大神底下的小神、粉红、小透明,乃至于人数最多的扑街,自然一层层下来,像金字塔一样分布。

洛北公子宋志平是靠着他的《玉堂春》封神的,老实来说这本书并没有比他以前的书要厉害那么多。这本书大概是讲了白玉梅、丁月棠、刘春红三位美人的悲喜故事,多多少少带点艳.情。不过大师手笔,艳而不俗很有风味,原身也有一套,连翘都看入迷了。

之所以封神,还是因为这本书赚大钱了。当时出版的时候洛北公子是自费出版的,只让书商做了个打下手的活计——书商在面对小作者的时候非常强势,不提版税,好多都是买断的。但是面对宋志平这种大作者,他们的底气就没有那么足了,保底和分成都抬的很高。如果不愿意,这些大作者就可以跑到同行对头那里合作......

不过像宋志平这种自费出版的之前没有,主要是没有这个思路,怕得罪整个书商团体,也是自己出钱怕反响不好要承担亏损。

不知道宋志平怎么运作的,书商竟然没有进行集体性打压!

《玉堂春》每套六册,大概卖了六十多万套——这并不是吹牛,这个世界不同于连翘本身所在世界的古代,人口和经济文化上面的因素叠加,确实可以卖到这么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