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的元帝将绝大多数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推翻前朝建立新朝这事儿上了。等好不容易坐上了龙椅,元帝已然命不久矣,根本无力坐稳江山。
到了第二代,也是忙于平乱,毕竟前朝虽已覆灭,但余孽仍旧不少。再一个,本朝的第二代皇帝也是属于那种擅长征战沙场的人,他一生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平息各地叛乱,亲自上战场御驾亲征,最终的结果当然是压制了周边小国,强行坐稳天下。
再到了第三代,也就是先帝时期,他并非一个能征善战之人,况且那会儿整个国家的整体局势已然稳定,倒是没必要再终日惶惶不安。
但大局稳固并不代表就没有任何问题。
很多时候,当外患暂时消失时,内忧就会陡然爆发出来。
先帝没办法,他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将那些出身百年世家、跟随元帝打天下的勋贵大族等等贵女们,一一收入后宫。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哪怕那些人的祖先曾经并肩作战,当他们的女儿同时身处后宫之时,就再不能像从前那样毫无芥蒂了。
不是因为那见鬼的吃醋,就是单纯的后宫争斗。
只要自家的女儿能够生下皇子,而那个皇子若能成为下一任天子,那么他们家就能真的鸡犬升天了。
先帝时期子嗣众多,尤其是在前面十年里,他几乎让所有出身高贵的妃嫔都诞下了皇子,且很多妃嫔还不止一个孩子,甚至这些皇子的年岁格外得相近。
初时尚且看不分明,但却是为后来的夺嫡之争埋下了隐患。
要说先帝完全没有猜到是不可能的,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儿,但他也没想过让诸皇子们全军覆没,而是想着借由争斗,来选拔出最优秀的那位继承人。
结果却是,当他生病之后,那些年长的皇子们互相残杀,甚至最终将利刃对准了他这个父皇。
但说句实话,即便再来一次,这都是最好的选择了。如果后宫和朝堂必须乱一个,后宫尚且还能够控制,朝堂一乱,百姓遭殃,万里江山甚至极有可能再度陷入战乱之中,重现几十年前的一幕。
……
谢昼吃亏就吃亏在他并不曾客观的去了解过那段历史,他径自认为是先帝贪恋后宫美色,任由着其他妃嫔压制皇后一脉。
至少,在几天之前他还是这么认为的。
也正因为这些既定的想法,让他在处理自己的后宫时,一面倒的偏向了皇后一脉,却忘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是先帝的八皇子,跟先帝年岁差距三十余年。可太子却是他的长子,跟他只相差了十七年。
当谢昼亲眼看着由自己一手养大的太子,在大婚后离开了御学参与了朝堂后,那如鱼得水般的情况,以及诸位朝臣纷纷赞不绝口……
他心态失衡了。
如果说,谢昼当初接受的是填鸭式的朝堂处理教育,只因时间太为紧迫,加上谢昼本人的资质也就一般般,缺乏举一反三的领悟能力。当然,最重要的是,太晚了。
可太子不是啊,他很小就被确立为了太子,且他是明确的知道自己将来要继承皇位,而非谢昼小时候那般具有不确定性。再就是,他的领悟能力要比谢昼强太多了,即便只是看一些请安折子以及不重要的邸报之类的,也能有自己的想法。
谢昼愕然发现,兴许他儿子真的比他更适合坐在这个位置上。
但谢昼今年也才三十四岁啊!
别扯服不服老的问题,他压根就没老!
眼看了连一贯站在力嫔身后的齐国公一脉的人,都隐隐被太子的能力所折服,谢昼是真的急了。
他这才意识到,一面倒的偏向于皇后一脉,兴许对太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儿,但对于龙椅上坐着的那个人而言,无异于为自己埋下了滔天的隐患。
这个时候,他想起了平衡。
同时,他也十分的庆幸,当初在发现庄妃是他皇长兄布置在他身边的一步暗棋时,他一时心软,没忍心迁怒于无辜的儿女,虽说之后他对二皇子怎么看都不顺眼,但起码二皇子平安的长大了。
用二皇子来制衡太子,然后……
谢昼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人都是自私的,哪怕他心系江山社稷,但他更在意的人还是自己。
也许,多年之后,当他老态龙钟了,还是会选择将这个如画江山交给太子。当然,也有可能太子早早的跟他生了嫌隙,那换一个继承人也不是不可以。他的儿子们是没先帝那会儿多,但好歹也有十位皇子,再说也会再有的。
当年太后生下谢昼时,先帝大概也就是谢昼如今这个岁数,所以……
一切都会如他所愿的,对不对?
可惜,事情的发展却完全出乎了他的预料。
他是捧了二皇子,但显然因为这些年来,他对二皇子的忽略和下意识的打压,直接导致二皇子在朝堂上根本就立不住。哪怕二皇子也大婚了,也离开了御学,也参与了朝政,但他看得出来,一则是二皇子本人的能力不足,二则却是朝臣们并不服气二皇子。
谢昼不知道后世有“路人粉”这个概念,太子哪怕什么都不做,就因为他是皇后嫡子,又是谢昼的长子,他就会圈一波粉。哪怕这个粉丝群体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