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额在桌下翻了翻微信。
刷出来的第一条动态,是定位在美国的梁今越。
配图开跑车兜风。
配文依旧是没什么文化以至于只能少说表现高冷的一个单词:cool。
好心情戛然而止。
池再夏面无表情地滑过去。
没一会,又忍不住滑回来。
很奇怪,明明告别还算体面,可他们依然从形影不离的青梅竹马变成了赞都不点的躺列关系。
……
“看什么呢,分组了分组了!”
教室里不知怎么,一晃神,变得闹哄哄的,姜岁岁也撞了撞她胳膊出声提醒。
“什么分组。”池再夏回神。
姜岁岁:“摄影小组啊,以后上课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老师在统计有单反的人。”
艺术摄影的选修备注里有那么一条,最好有单反相机。
但很多学生不是本地人,不一定带相机来学校,加上单反并不是便宜玩具,不可能人人都有,所以摄影分组是以机器为基点,两台一组,再进行组员扩展。
“池再夏,你肯定有对不对,我的相机没带来学校,你快举手,我加你的小组!”
姜岁岁极其自然地给自己找好小团体。
池再夏无语,嫌弃地扒拉开她的爪子,缓缓举手。
-
大约花了十分钟,老师统计完班上机器,拿起花名册说:“现在我点到名字的同学,请站起来互相认一下,这就是以后的机器分组了。指定完机器分组,其他同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8-12人为一个小组,大家有问题吗?”
没人提出异议。
于是老师开始分组。
“盛尔雅,祝鹏,你们一组。”
“池再夏,许定,你们一组。”
“张提提,冯倩安……”
?
她和谁一组?
池再夏人站起来了,脑子还没。
她懵头懵脑看向不远处清俊高瘦的身影。
那道身影也稍稍侧身,朝她点了下头。
姜岁岁激动地抱住她胳膊晃了晃:“许定,我们和许定一组欸!”
“……”
池再夏麻了。
这难道是什么好事吗?
她不明白经历过上周的社死现场怎么还有人能这么兴高采烈。
她面无表情说道:“等会我去找老师换组。”
“换组?别呀,”姜岁岁一听,忙阻拦,“他可是建院大牛!他们这种人绩点很高,什么课都能拿高分,和他一组不会吃亏的。”
“……”
她像是在乎分数的人吗?
姜岁岁苦口婆心地劝:“再说了,分完又换多不好,人家就知道你不愿意和他一组了,一来二去的,岂不是更尴尬?而且不就偷看一下,这有什么,大不了我等会和他解释解释。”
解释什么?
怎么解释?
池再夏正要开口,后座同学忽然拍拍她肩,问:“同学打扰一下,你有机器对吧,请问你们组还缺人吗?”
“缺!”姜岁岁立马转头,积极代表她回答,“我们组现在三个人,要看另外那位同学有没有同伴,应该是缺的。”
对方点点头表示了解,又问:“那你们是哪个院的呀?”
姜岁岁顿了下:“我们是国际部的。”
“噢……好的,我再问问其他组,看有没有我们院的。”
对方没表现出太多异样,但也和买东西嫌贵不买看看别家一样,一去没再回来。
这很正常,从合并校区开始,对国际部有意见的城南学生就不在少数。
前段时间得知一起上模块选修,校园通上更是吵得沸沸扬扬,校长信箱都塞爆了。
后来学校不得不出面解释,模块选修作此安排是出于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考量,仅此一次,并不作为以后定例。
事实上国际部只是暂时并来,新校区在建,一两年就能搬走,以后也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教学安排了。
和这位同学一样,知道她们是国际部生后没有下文的还有几个。
但也有男生冲着池再夏来,自告奋勇说有比较丰富的摄影经验。
还有人认出另外一位组员是建院学神,冲着许定想要进组。
机器分完后,已经快到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
老师抬手看了看腕表,说:“那大家开始自由组队吧,可以换位置讨论,总之下节课前确定好具体分组就行。”
阶梯教室倏然喧嚣。
姜岁岁打算拖起池再夏去找许定。
池再夏双手环抱在身前,一动不动:“凭什么我们找他?”
“凭人家脑子好。”
“凭人家能带我们拿高分。”
池再夏:“……”
“行了大小姐,这不是——”姜岁岁打算再劝两句,一抬眼,却见许定拿着自己的书,正往她们这边走来。
走到过道处,许定停步。
他耐心等着右侧同学收拾离开,才将自己的书放到桌上。
“你好,我是建筑学1班的许定。”
他站在过道,低头看池再夏,礼貌进行着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