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孟家陆续的收到了很多挂号信,一开始周月以为是孟湘禾的同学给她寄的信,可是连着两三天,收来的信足足有十来封,周月就有点疑惑了,还是忍不住问了女儿一声。
“湘禾,最近怎么那么多的信,听说有女学生组织去游,行,你不会也有参与?”
不怪周月想的多,那些学生仔实在是胆子太大了,敢和警察厅作对,听说抓进去好些人,现在自家没钱没势,周月真的担心女儿也意气用事。
孟湘禾正在整理几个报社的来信,总结了一下,《新文学》和《故事会》给的稿酬最高,《新青年》编辑太抠门,来信说如果只签约他们报社才可以享受签约作家的待遇,余下的几家就不用考虑了,稿酬都太低了……孟湘禾决定,以后还是主要投稿《新青年》和《故事会》。
一个主诗文一个主,挺好。
“湘禾?湘禾?娘问你话呢!”
周月走到孟湘禾身边“你这一封封的都是谁写来的信啊?”
“呐,”孟湘禾把一沓子薄薄的纸递给周月“妈你明天去邮局把钱取出来。”
“钱?什么钱?”
周月满腹狐疑“谁会给你寄钱?”
“这是我的稿费。”
周月这才想到前段时间孟湘禾说的自己要写稿子赚润笔费的事情,不过这一张张的足足有十来张了?再看看数目,最少的也有两个大洋,最多的,竟然有十二个!
“这这这……这都是?!”
“这是我试水之作,所以才这么多,以后主要只投两家,不过写长篇故事的话,报社如果愿意包月,估计会更多。”
周月有点傻,她一直没把女儿说要投稿给报社的话当真,不过一个上了几年学的小姑娘,怎么可能跟人家真正的大文豪相比?可是看着手里一堆的报社汇款单子,周月这才意识到,自己这位女儿,了不得。
自己一个月才不过两个大洋,女儿写写字,这三十多个大洋就到手了啊!
周月这时候深切的感受到了后世广为流传的一句话——知识就是力量!
“娘你明天记得去邮局,把这些都换了。”
周月点头“对对对……明天娘就去!”
“对了,娘把你帮佣的工作也辞了。”孟湘禾看着周月“我现在可以赚钱了,你不需要那么辛苦。”
不过短短的时日,周月脸上已经带了风霜,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晚上回来的时候累的腰酸背痛,孟湘禾说过几次,但是周月都说要赚钱不碍事,现在钱已经摆到了她面前,总可以辞掉那份工了。
“对了娘,我的笔名是贺向,不要把我在写稿子的事情往外说。”
周月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对,你说得对……”
这个年代,太过风头毕露的女人通常下场都不会太好,才名对于豪门贵女是锦上添花,可以对于她们这样无权无势的人来说无异于催命符。
第二天周月就把这些钱都换了出来,有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换一个住的地方,现在这个地方三教九流什么都有,两个女人住在这里,周月每天都提心吊胆。
周月联系了一个中间人,很快就定好了新的住房,新的地方是个两进的小宅子,周围的邻居都是老实人家,不远处还有个早集,干什么都方便,距离孟湘禾上学的学校也不远,周月很满意。
很快,《故事会》上就刊登了贺向所写的《大宅门》,孟湘禾甚至还看到同班级里有女生捧着《故事会》在看,还推荐身边的人道“你看了这一期的《故事会》没,里面有个新作者的故事,好看的不得了!”
推荐的人多了,买来看的人也多了,徐宁宁也特意买来看了,看之后非常感慨,眼睛放光“这个赫襄好厉害,文笔好的不得了,湘禾你看了没,里面写的简直太渗人了,那个九姨太好可怜啊……”
《大宅门》讲述了一个封建家庭几代人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还夹杂着种种现今存在的社会问题,可以说情节生动又很深刻。
“写的真好,这会不会是哪个有名的大家匿名投的稿啊?”
徐宁宁意犹未尽的再次翻看起这个故事“对了,这一期的《新青年》里有一首诗,写的也超级好,看的人眼泪都要掉下来……”
“没准是因为你泪点比较低。”
徐宁宁瞪了好友一眼“那是因为你没看!好多人看的都哭了呢!那首诗的作者叫贺向……哎?怎么跟《大宅门》那个作者读起来那么像?”
孟湘禾有点后悔自己起名字时偷懒了。
不止徐宁宁,两个报社也发现了这两个笔名的相同之处,先后来信表示,如果那个故事(那首诗)是你写的,不需要投给别家啊,我们可以给你开一个新的板块啊!
润笔费没关系,咱们可以再商量啊!
孟湘禾有点头疼了,也知道现在这个时代的人的脾气,权衡了一下以后,去信婉拒了《故事会》,以后只给《新青年》一个投稿。
探好路,孟湘禾下一个故事准备写一个大长篇,结合现在的时代和《新青年》的风格,背景就放在了武林,爱恨情仇国家大义,当然,背景还有个自己客串的女帝。
写了前几章之后,孟湘禾把手稿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