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大门前, 一位面容绮丽的青年正骑在一匹高大的骏马上,怀中搂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团子。
“阿爹,阿娘什么时候能到啊。”团子一脸期待的望着从京郊通往京城的官道上, “我好想阿娘啊。”
团子说完后又有些担忧的望着自己父亲,忧愁道:“阿爹, 你说阿娘还能认出我吗?”又看了看自己肉嘟嘟的小爪子, 据他阿爹讲这一年他比之前胖了好多斤。
“知道自己胖, 也不知道节制。”晋王看着怀中的胖儿子, 想他和阿华都是明耀京都的人,怎么这小子一点都没有他和阿华的风采呢。
“都是曾祖母和皇祖母准备的东西太好吃了, 还有外祖母, 他们心疼阿珩, 想让阿珩多吃一点, 阿珩也舍不得看长辈担忧不是?”团子也就是晋王世子卫珩晃着脑袋,有些心虚地道。
这样一本正经给自己贪嘴找理由的儿子,嘴角抽了抽。正在这时,只见一辆王妃规制的马车从远处驶来,旁边是甲士护卫。
当年阿华外调的时候,他放心不下, 特意将自己的亲卫分出一半来给阿华。
只见马车停到晋王的面前,一位美丽的女子走了下来。
“阿承, 阿珩。”陆若华看着面前的晋王和儿子,露出了浓浓的思念,然后伸手将在晋王怀中往她这挣扎的卫珩抱在了怀中。
“阿娘, 我好想你。”卫珩将自家阿娘一眼就认出来自己,连忙从晋王怀中往陆若华怀中折腾。
虽然自家儿子是个胖乎乎的团子,但是陆若华一手就抱起了卫珩,温柔地道:“阿娘也想阿珩。”小时候,卫珩一直跟她生活,直到三年前她外放去了边疆,晋王在京中有自己的差事做,不好老往她这跑。边疆苦寒,疼爱孙子的皇后与太后实在不愿阿珩跟自己在边疆受苦,在一年前便让年满五岁的卫珩离开她回了京城。
虽然舍不得孩子,但是陆若华也知道边疆这样的苦寒之地确实不适合幼子。之前是卫珩小,不好离开母亲,但是五岁的孩子却要开始懂事了。对于男孩子来说,五岁之后还是父亲承担的角色更重要一些,在这,那段时间正值她最忙碌的时候,实在是分身乏术,所以她将阿珩送进了京城。有晋王在,又有太后,皇后在,她心中的担忧也就少了很多。
这一年中,她一直和晋王与阿珩通信,从那稚气的话语中一点点了解儿子的成长。
令她高兴的是,这一年的分别,阿珩并未与她生分。
卫珩听到母亲想念自己的话,更兴奋了,抱着陆若华一直撒娇。
陆若华一边耐心地和儿子说话,一边用手握住一旁晋王的手,看着从见到自己就没有说话的晋王,陆若华哄道:“我回来了,以后再也不会离开,以后会一直陪着你和阿珩,好不好?”
分别六年,前三年他还能时常去探望妻子,但是后三年那是真真正正地相隔千里,只能靠书信聊以慰藉。有时候他甚至想若是阿华向平常的女子一般陪伴在他这个丈夫身边该多好。但是这样下想法一冒出来,就被他及时扼杀了。他既是阿华的丈夫,就应当尊重她的选择,若是阿华如平常女子一样,那就不是阿华了。
“你说真的?”晋王不敢置信,随后和妻子的手交握在一起道:“我虽然舍不得你,但是我更不愿你努力这么久的抱负因为我的私心而落空,我的阿华,应当耀眼的站在朝堂上才是。”
“这些年的功绩足以支撑我成为工部侍郎。”陆若华想到这些年付出,笑道:“就算以后再出去,那也是我们一家人一起。”
“好。”晋王看着面前的妻子和儿子,目光柔和地应道。
好不容易见到妻子,晋王也不想一个人骑马,带着儿子一起进了陆若华的马车,对着护送的甲士道:“去宫中。”
感受到妻子诧异的目光,晋王道:“是陛下宣召。”想到妻子这些年在两任地方上的功绩,晋王眼中带着骄傲。
“可我这还没换衣服。”陆若华有些皱眉道。一般回京的官员,陛下不会立时宣召。就算是恩宠极盛的也一般是在其回府第二日才会宣召。除非是向她父亲那样班师回朝的武将,帝王亲宴大军,才会选择立时召臣子入宫。
因着没想到天正帝这么着急见她,陆若华一时之间没有准备,身上穿得只是平常的女子的装扮。这御前失仪可不是小事。
“陛下吩咐了,你可以先去太后宫中,他随后会召见你。”晋王道:“正好皇祖母和皇伯母也想要赶紧见到你。你不在的这段日子,她们可是整日念叨着你。”
陆若华知道这是让她在慈安宫洗漱换衣了,不过想想以前她也在太后宫中留宿过,这倒也没什么。一想到太后和皇后,陆若华嘴角扬起了笑容,这两位长辈是真心的疼爱自己。她不在京这么多年,但是过年和过节的赏赐却从未断过,且时常写信垂问她过得如何。
慈安宫中
太后和皇后早早地就坐在了椅子上,望着门口翘首以盼。一旁的太子妃在一旁服侍着皇后和太后,她身旁还坐着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姑娘,三四岁的模样,也跟着一起往门口望去,一副好奇的样子。
随着宫人的回禀,陆若华和晋王带着卫珩走了进来。给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