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三种不同的朝参形式, 分别是在太极殿举行的“大陈设”, 此乃一年中最隆重的朝会, 只在元日和冬至日举办。稍次的是朔望朝参, 在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 地点是宣政殿正殿。以上两种朝会都比较隆重, 是不可能面见平民的,所以莫文远来当日,圣人正在紫宸殿同其余官员进行常参, 无甚大排场, 到的官员也少, 相较于其他两种朝参,压力减轻不少。
然而压力与否都是相对的,莫文远穿过诸多官员时, 能够感觉到他们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多为好奇的打量, 有的则是审视,圣人坐在最上首, 即便莫文远再想知道他长什么样,此时也万万不能抬头的,他行礼, 头深深弯下道:“草民拜见圣人。”
圣人也无意为难小儿道:“赐座。”
他坐在一块蒲团模样的垫子上, 处于紫宸殿最中心, 来自四面八方的视线都钉在他身上。
圣人倒是温和:“不必多想,我招你来不过是想听听压榨油法, 书信写得再详尽,也没直接听人诉说来得好,此法既是你提出,想来也无人比你知晓得更多。”
论如何解释压榨法,莫文远已打了多次腹稿,解释的时候不紧不慢,语调平和,在圣人有所不解时还能徐徐解答,应对自如,便是常出入殿宇的老官都心道此子自有番气度,同寻常郎君很是不同。
圣人道:“听闻此法又是菩萨传授于你?”
这个又字让莫文远心中不是很安定,他道:“蒙菩萨厚爱,总是传授我些利国利民之法,再令我禀报圣人,此乃天佑大唐之证。”
此话一出,其他大臣看莫文远的眼神都变微妙了,此子真是伶牙俐齿,他们不刮目相看都不行啊。
圣人听他说这话,轻笑两声,也没有太过为难莫文远,又问了些吃食相关的问题,还称赞莫文远“少年早慧”“一手厨艺出神入化”,便放他走了。
莫文远全程注意力很是集中,应对过后松口气,心道终于结束了,便坐在车上悠哉悠哉回家,心想自己的回答应该没什么问题。
他走后,圣人与群臣交谈,说起了另一件事:“天竺之沙糖在我国应用广泛,自发现其妙用开始,每年都需从天竺进口大量沙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需求量如此之大,何不让人前往天竺将制糖法学回来,传授给匠人农户,使他们多条求生之法?”
“巴蜀江南等地又种植了大量甘蔗,以往除非是制作石蜜,此物并没多大作用,即便是榨蔗浆也用不了多少甘蔗。”
说到这,群臣对李世民的态度已经十分明了了,果真下一秒他就宣布道:“我欲派人前往天竺,学习蔗糖制作之法,如此几地的甘蔗也有了用武之地,尔等看莫大郎可适合与否?”
魏征是头一个发话的,此事他已与圣人论过,二者皆认为莫文远是极好的人选:“以我之见,西行之路道阻且长,莫大郎不惧妖魔,应会同玄奘法师一般走的顺利。”
“当年天竺沙糖入糖便是莫大郎一手推动,此时让他取糖来,再合适不过。”
“是极是极。”
三言两语下,莫文远的任务就被定下来了,只不过当事人还不清楚。
按照正常历史,唐太宗派人往印度取糖是贞观二十一年的事,此回贞观十五年就生出想法,定是莫文远造成的蝴蝶效应。
……
圣人对熬油之法很上心,在得法之后便在黄河中游的城镇建立了专门的炼油厂,同时大力推广胡麻种植。
相较于黄豆一石出十斤的油量,他更加看重的还是胡麻一石四十斤的出油量,现在胡麻产量不够高而无法随心所欲用其榨油,还能用到大豆油,想来等胡麻种植扩张后,植物油市场的主力军就会变成胡麻油了。
在历史中,唐朝时油还是个稀罕物件,但等到宋朝时,路边便有许多卖炸物的小食摊,宋人无论吃何物都要放进油锅里炸一圈才过瘾。这项改变,与油价下跌,油在市场上普及是分不开的,想来等植物油产量大增,价格下跌后,便是唐代也会出现“无油不欢”的场面。
对这番未来景象,莫文远倒没很操心,他该光棍的时候也是很光棍的,想圣人会推动此事,就干脆做了甩手柜,开始烦自家店的油炸馎饦饼了。
不错,油炸馎饦饼就是方便面的新名字。
或者说,只是面饼的名字,调味包之类的物件莫文远还没想出来怎么做。
或者说他是知道作法,却不知哪里有塑料皮可以实现真空包装,让调味包可以存在很长时间。此外还需要能够严格密封面饼,让其不受潮的厚纸盒,硬件条件的缺失让他始终做不出理想中的方便面。
不过就莫小狗看来,莫文远的烦恼完全就是他对自己太严格了,在发现植物油用压榨法出油率很高,是店内可以负担之后,他就乐呵呵地把油炸馎饦饼上架了,一大锅油可以炸出无数块金黄色的馎饦饼,每块饼售价三文钱。
价格也就比馒头脆些,但长安路边的馎饦店中,便是一碗什么都不加的素面都要两文,买三文钱实在说不上贵的。
初次卖时,便人有注意到了金灿灿的饼子,对伙计问道:“此乃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