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脉象,造出命不久矣假象,对曾有国医圣手之名的萧函来说,不是件多难的事。
在稍稍意识到淑贵妃和五皇子真正图谋后,萧函就开始从易家父兄的遗物中找出亲信故交,准备好给他们写信。信的落款人当然用的不是易瑕的名字,在这个礼教严苛的古代,女子的身份实在举步维艰,哪怕是对一些受过易家恩惠的旧人。
说的直白点,以易暇的身份去找他们,萧函还不如联系在乡下养老的奶娘呢,相信易家的忠仆可能还会对她这位曾经的小主子有着毫无保留的信任,没有所谓的顾忌质疑。
萧函直接取了个易家门生的身份,一位曾经受易将军教养,当作子侄辈照顾过的年轻人。再弄一些证据,比如手札里提过的事,易父的遗物,取信于人也就不难了。
其次,萧函也不会在信中索求什么帮助,且不说他们是否真的值得信赖,那位投诚五皇子门下还让女儿当上了侧妃,自己留任京中还谋了个不错差事的黄将军,不就是个明晃晃的例子吗?
人走茶凉,世事无常,且人皆有私心。像傅钧这种能愿意雪中送炭伸一把手的,可能都会被对比成有情有义了。
萧函只是以编造的易家门生身份,自称游学在外多年,不知京中时事,也不知易家故人现今如何了,心中懊悔愧疚难当。
但凡稍有些良心,念着旧情的人,应该也能去打探一下易家唯一的后人易瑕的处境了吧,从他们的回信上,萧函就可以试探出他们是什么态度了,分辨出哪些人可以为她所用。
既然人有私心,那么萧函也可以借助他们的私心加以利用。
就好比易家旧部中与那位黄将军不对付的也大有人在,有的是看不惯他这种背弃小人的行径,也有的是嫉恨他不仅升官发财,还送女儿当上了贵人。无论是哪种,萧函都有手段拉拢,或情义或利益。
进一步联络这些人之后,萧函对朝廷局势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这些信件能够不引人注意的寄出去,还得多亏护国报恩寺的襄助,萧函在信中对那些人自我介绍的说法便是暂借居护国报恩寺中,据她了解过,报恩寺环境清净幽美,稍有家底的年轻举子,游学书生,外地的富家公子都会借住于此,且寺庙僧人不会过多探查身份来历,可以说是很好的一层掩盖方式。
护国报恩寺曾收了易家供奉的那么多香火钱,仅仅是借个名头也不为过吧。
……
傅钧心情有些不大愉快,他本准备好了说词,寻一个适当的机会向梁安帝进言,言明易小姐非五皇子良配,再提提易家如今人丁凋零败落之象,恐难担任皇子正妃职责。
但凡陛下心中有半点不忍或顾忌,也知道这门婚事不那么妥当,再寻个理由也就收回旨意了。虽然可能会令易小姐名声受累,但至少能保全性命,离开国都安度余生。
还没等他来得及说,太医院就确诊易小姐油尽灯枯,陛下以此取消了指婚,还另择了南宁侯贵女。
连礼部都为五皇子还没影的大婚之事开始准备了起来。
私下看过太医院的脉案后,傅钧也不得不相信,他晚了一步,不管这其中是否有人暗害易小姐,易家血脉即将断绝已成事实。
傅钧年纪轻轻便登临高位,行走御书房,自然不是什么真正良善有同情心的人,他也不会将易小姐坎坷的命运怪责在自己身上,懊悔自己没能早些出手,或能用心关注一些,也不至于落得如此境地。
只是想当初易家一代将门,声震大梁,驱逐外寇,何等荣耀,世人景仰,他那位同窗好友为国子监佼佼者,依旧从家训毅然从军身先士卒,易家的名声并非虚言,可如今却连个孤女最后的一点血脉也要凋零了。
而关心的人却没有几个,竞相讨好恭维似乎内定是太子人选的五皇子,大肆吹捧南宁侯府的贵女是何等贤良淑德,端庄高贵。
傅钧不免生出些兔死狐悲之感。
若是再过十年二十年,世人可还记得大梁帅才易云章,等到外族休养生息卷土重来,又能有多少将领可以阻挡于关外。
哪怕被称赞有宰辅之质,现在的傅钧也还没有那个能力和话语权去插手这些事,只是对淑贵妃和五皇子一系的势力更多了不喜反感之意。
……
郑家此时也是一片凄风惨雨,最不希望看到荣安县主冯萝成为五皇子正妃的人可能就是他们了。
原想着易瑕体弱多病,性子绵软正合她们的心意,等进了府,便可以借着亲近的身份协助管家,至于易暇的嫁妆也是她们打理的,等笼络住了五皇子的心,易暇这个正妃也就只是有名无实了。
秋姨娘也是这么说服郑家舅舅的,有个皇子妃外甥女听着风光,但也比不上能做皇子的岳丈,而且还是个很有可能继位的皇子,说不准他们女儿以后还能当上贵妃,他们郑家也就是皇亲国戚了。
现在却是一切美梦都落空了。谁能料到易瑕的身子这么不中用,陛下亲旨赐的婚也是说变就变。
最重要的是,他们家郑姝还得罪了新的五皇子正妃。
郑姝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直接晕厥过去了,休息过后醒来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还抱有一丝期望不愿意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