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这么明显的事情为什么都没有看出来?众人皱眉,哪里明显了?
远处,司马腾傲然站在门口迎接贵客,脸上带着得意和自信的笑容:“等着瞧吧,看我分分钟干掉了胡问静。”
听见司马腾吹嘘的人客套的微笑着,司马腾原本一直自称“本公”的,可惜“东瀛公”的爵位因为贾南风在并州遇到了胡人作乱而被降爵了,这“东瀛侯”虽然也是贵人,但司马腾羞于出口,便改口用了“我”自称。
一群客人互相看了一眼,司马腾与胡问静原来是老冤家了啊。
有宾客伸长了脖子在人群中寻找着,很快找到了穿着华丽的服装的汝南王司马亮,再往司马亮身边寻找,竟然没看到胡问静,心中微微有些惊讶,胡问静也太不会抱大腿了,身为打手就要紧紧的跟随老大,哪有独自出场的道理。
司马亮注意到很多人看着他,瞬间就理解不是他霸气侧漏引人注目,而是奇怪胡问静为什么不在他身边。司马亮冷笑几声,故意大声的与周围的人说笑,心里气极了,就因为没有给胡问静好处,胡问静就敢给他脸色看了?好大的狗胆!等登基之后一定要和胡问静算这笔账!
司马攸也看见胡问静没有跟在司马亮身边,微微皱眉,转头看了一眼卫瓘,卫瓘的眼神之中也满是困惑。胡问静最近的行为太诡异了,卑躬屈膝轻浮无比,只会咋咋呼呼,对大局丝毫没有正面影响,完全不像是她一贯的为人。能够在一两年内从乞丐到荆州刺史的人怎么可能只会毫无下限的公开谄媚?胡问静的反常行为之下一定是在谋划什么,可是究竟在谋划什么呢,司马攸和卫瓘竟然毫无头绪。
司马攸嘴角带着微笑,不时与身边与他打招呼的人点头示意,心里却只想着胡问静。他很确定胡问静没有背叛司马炎和贾充,胡问静的目标一定是挑拨司马家的王侯们内讧,然后或者因为王侯们怒火万丈意见不同无法协调,选不出一个皇帝替代司马遹,最后不得不维持现状,继续让司马遹做傀儡,或者干脆一拍两散,从此大缙朝就没了终生皇帝,皇帝轮流做,大家都有份。
因为对胡问静而言这两个结果才是最好的结果。
胡问静年纪轻轻已经是封疆大吏,这违反了朝廷的潜规则,不论是哪一个皇室替代司马遹成了终生皇帝,第一步就是要将胡问静明升实降,提拔到了朝廷的六部衙署之中吃闲饭。只要与司马炎好好沟通,换一个司马炎信得过的人接受荆州刺史的职务,司马炎难道还会翻脸吗?况且等一个成年的终生的皇帝登基之后谁还怕了司马炎?司马炎难道会因为胡问静而硬杠新皇帝吗?司马炎要的只是子孙后代平安富贵,胡问静只是他达成目标的手段而已,司马炎没有任何理由硬挺胡问静的。
所以,新的终生制皇帝的登基之日就是胡问静回到京城每天闲得晒太阳之时。
司马攸确定胡问静不是笨蛋,一定会知道这一点,那么胡问静想要保住自己的荆州刺史的地位必须尽力阻止新的终生制皇帝的产生。
一群为了当皇帝而互相倾轧的皇室子弟没空去考虑荆州刺史的去留,一群需要依靠外力尽快排队轮流当皇帝的皇室子弟不会去毫无意义的得罪荆州刺史。
司马攸慢慢的喝了一口茶水,东海王府的茶水质量还不错,唇齿留香。他回想旧事,在当年玄武门之变后胡问静提出皇帝轮流做的谬论之后他只以为胡问静尽力在为司马炎的利益谋划,没有进一步从胡问静的角度深思;当胡问静成为荆州刺史的时候他才发觉胡问静竟然是司马炎一方的人中唯一的获利者,这皇帝轮流做竟然很有可能是胡问静长久做荆州刺史的护身符;等前几日看到胡问静回京,且用垃圾手段对付张华的时候,司马攸心中终于确定了一件事,那就是胡问静早就想到了她会成为司马炎的托孤大臣,会有机会染指一方诸侯,会有机会利用朝廷皇位“空悬”的机会坐稳了荆州刺史。所以胡问静才会到了荆州之后就强势清洗荆州门阀,所以胡问静才会匆匆回京攀附司马亮却不怎么用心,只是敷衍了事,甚至帮着倒忙。
周围有人与司马攸打招呼,司马攸微笑着随意赴宴,那人很机灵,发现司马攸无心交谈,立刻退开了。司马攸没有心思去与那人寒暄,他飞快的再次沉入了对胡问静的分析之中。他确信自己已经看穿了胡问静的底牌,可是为什么就是看不透胡问静在朝会上的无耻谄媚的目的呢?
胡问静完全没有必要这么降低自己的品格和名誉的。身为一方诸侯回京支援司马亮,按照常理这“救星”般的援兵应该桀骜不驯才对,必须司马亮小心翼翼的哄着,唯恐“救星”翻脸;按照胡问静的性格更应该是猖狂到所有人无法正视,仰天大笑三声,直接在朝会上开打什么的。
可为什么胡问静偏偏反其道而行,竟然竭力丑化自己呢?司马攸想了许久都没有想明白。
越是想不明白,司马攸越是不安,胡问静究竟在布置什么阴谋诡计?他转头看了一眼卫瓘,注意到卫瓘的身后跟着几个肌肉鼓鼓的汉子。司马攸微微一笑,卫瓘也是担心胡问静会做出什么不可理喻的事情?他转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几个护卫,他也安排了护卫贴身保护啊。
有宾客在人群中找了许久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