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珠将信拆开,看到是一份报纸,她顿时有些惊讶,打开一看顿时乐了,居然是一份军报。
而在首页的位置刊登了一篇报道,上头的可不就是薛明珠之前写的关于谢文礼的文章吗。
文章大约有三千来字,按道理说不少了。但代表的意义不同,被安排在了首页。
让薛明珠意外的是她的文章能被选中。能打败几个实习记者她倒是不意外,但随行而来的还有一个老记者呢。
这些老记者经验丰富,薛明珠并不敢大意,真是没想到了。
薛明珠高兴,随着报纸掉下来的还有二十五块钱,大约是因为都在首都的缘故,竟然将钱直接夹在报纸里头了。
里头还有一封信件,意思是说她的文章通过了,二十五块钱是稿费。
薛明珠将报纸展开指着标题给刘文芳看,“奶奶,你看,这文章是我写的。”
在文章旁边还有谢文礼老爷子的照片呢。
照片上的老爷子很严肃,一身军装,上头还挂满了勋章。
看着熟悉的老头子,刘文芳愣了一下,“哎哟,还真是这老东西,快上堂屋给我们念念。”
他们年纪大了,眼睛花了,报纸上那点儿小字儿压根就看不清楚了。
薛明珠高兴道,“好。”
她扶着刘文芳到堂屋去,刘文芳边走边喊,“老东西,快点,报纸出来了,明珠写的呢,咱们快一起听听,明珠写的文章上报纸了。”
别看老太太年纪不小,嗓门也是不小。
隔壁龙妙背着大背包正准备出门去师范学院,就听见隔壁老太太的喊声了。
她顿时梗在那里走不动路了。
薛明珠写文章还上报纸了?
写文章那不是文学院的事儿吗,薛明珠怎么还写上了。
龙妙忍不住皱眉,可隔壁的喊声也实实在在的大,里头的炫耀和得意别提多清楚了。
“哎呦,小谢的媳妇还真厉害,居然写文章上报纸了,了不起啊。”
龙妙看过去,是大院里的一个老爷子,老爷子年纪不小,听见动静乐呵呵的夸奖了几句。
旁边的老太太见龙妙看过来便问,“小龙啊,听说你也是隔壁小谢媳妇的同学啊,她都上报纸了,你啥时候上报纸啊?”
龙妙抿了抿嘴没吭声,上报至哪是那么好上的,她软了嗓音道,“刘奶奶,我是学经济的,不是文学院的,不写文章的。”
“哦。”刘奶奶看眼她背上的东西问道,“你这两天都背个大包袱干嘛去啊?”
“没干嘛。”龙妙皱了皱眉,昨天她出门的时候可没碰见人,这老太太是怎么知道的?
刘奶奶嗤笑一声,她不回答也不多问,真以为院子里没人别人就不知道啊,这一双双的眼睛都精着呢。
不就是搞投机倒把的事儿吗,还整天端着大学生的谱,谁稀罕问。
龙妙低着头,就当看不见老太太的神色,背着包袱出门了。
屋里池海东听见了俩人的谈话,但是没吱声更没言语。
他也在想薛明珠为什么就上报纸了。
隔壁谢家,薛明珠给老爷子和老太太念了报纸,俩老人高兴坏了,“我们孙媳妇写的就是好啊。”
薛明珠道,“爷爷奶奶,不是我写的好,是因为我对你们更了解,写出来的也更真实,估计这才是选我这篇的原因,您忘了,后来您又给我补充不过不少呢。”
“那也得你写的好啊。”
老人老了有时候不想讲理,就想夸自家的孩子。
兴奋呐,骄傲啊。
而且他们不光自己骄傲兴奋,等薛明珠第二天上学了之后还到外头兴奋嘚瑟去。还是往原来的军区大院去的。
得亏这两天干刮风没下雪,路上也好走,不然曹燕红还真不放心。
到了那儿都是以往的熟人,老两口就在大院里显摆了一阵子。
谢家的事儿不少人都知道,但大家还真没几家跟曾经的秦家那样见不得人好,酸肯定会酸,但也不至于说出难听的话,还觉得羡慕的狠呢。
人家孙媳妇儿有出息啊。
能登上军报,那可不是走后门就能办到的。
老两口来的时候在路上还买了好几份报纸,到了大院几乎人手一份儿,大家一起乐呵。
晌午的时候学校里终于有人看到了文章,继而在学校里引发讨论。
很快文学院和经济学院的学生也得知了此事,纷纷围观。
因为薛明珠有名啊。
文学院的教授们趁机拿薛明珠教育文学院的学生:“瞧瞧,人家经济学院的学生都发表文章了,写的还不赖,你们还不努力吗?”
只教授的一句话,引发了文学院大规模写稿子投稿的热潮。
其实在之前的时候,文学院的学生也喜欢写稿子投稿赚生活费,但还真没哪个投过军报,和其他报刊意义是不一样的。
文学院的学生铆足了劲儿的写稿子,不甘心被经济学院的学生比下去,经济学院的学生也不甘示弱,其他同学可以,或许他们也可以试试?
几天的功夫俩学院就热闹起来了,学校领导一看干脆举办一个文学竞赛,组织学生投稿,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