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好莱坞绘制> 359-自驱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59-自驱力(1 / 2)

经过连续两天短暂的休假,韦恩来到华纳兄弟制片厂中的一间后期工作室,着手《无间行者》的后期工作。

相比影片镜头素材拍摄工作,后期同样从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无疑也需要多个部门与团队配合,而这所有的基础就是剪辑。

普通大众了解到的电影制作,第一印象就是导演指挥剧组拍摄,其实恰恰相反,可以一点不客气的说,不论多么厉害的导演,包括韦恩在内,前面一切拍摄工作,都是在为剪辑而服务。

与之前几年没有任何不同,跟韦恩合作的依然是道恩-斯科特的剪辑团队,这个水准高超的商业片剪辑师,与他合作的一直特别默契。

所以说,电影拍摄的再好也缺少不了电影的剪辑部分,在一部的电影制作后期剪辑时,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剪接电影片段。

这几天道恩-斯科特带着助手,把韦恩拍摄得到的底版经过冲洗,制作了一套工作样片,完全做好了所有剪辑前的工作准备。

今天正式利用这套样片进行剪辑,他们从大量的样片中挑选需要的镜头和胶片,用剪刀将胶片剪开,再用胶条或者胶水把它们粘在一起。

之后就是在剪辑台上观看剪辑的效果,通常他会询问韦恩和吉尔莫的意见,然后得到肯定,这样的过程要不断的重复和制作。

这也是所谓的第一遍粗剪,算是重复性相对较大的工作,也是之后精剪的基础。

进入电影剪辑部分就真正的进入了电影的非线性部分,因为对于韦恩意图和理念非常了解,大多数时候技术高超的道恩-斯科特,在剪辑片子的时候不会按部就班。

也就是说不会去按照一个顺序一个一个的剪辑,很多时候会从中间剪开,插入一个镜头,或者剪掉一些画面,可以快速拼接出想要的画面效果。

剪辑是一项既繁重又细致的工作,一部故事影片往往少则几百个,多则上千个镜头。画面部分有内景、外景,有实景和搭制的景。

同一景中的内容,通常韦恩都是集中拍摄的,道恩-斯科特剪辑时要按照内容的顺序重新编排。片子中有些重要镜头因表演或技术上的原因,往往被韦恩反复拍摄数次,都需要剪辑时进行选择。

这部电影早在拍摄之初,或者说在剧本还没写出来前,最终成片效果就已经印在韦恩的脑袋里了,这同样会给之后的精剪工作,节省出大量的时间,毕竟拍摄时他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马丁-斯科塞斯和韦恩之间,有很大一部分拍摄风格是相似的,这也是他选择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

如果细心留意过老马丁的那些代表作,从《穷街陋巷》、《好家伙》、《出租车司机》,到《愤怒的公牛》、《赌场风云》等等,拍摄视角都聚焦在下层平民的真实生活状态,喜欢用映像记录生活中的北美一隅,各种移民族群生活的“全景”。

所以媒体一直称呼马丁-斯科塞斯“电影社会学家”,称赞他总用镜头客观揭露世界的真实。

当然了,还有必不可少的血腥,暴力。

恰恰韦恩也喜欢这一套,不管是揭露社会问题还是人性,第一想法也是善用血腥、暴力。

两人的不同之处也相当明显,马丁-斯科塞斯的所有影片,几乎都打破和颠覆了传统叙事,那一套严格遵循的开端-发现-高巢-结局的叙事结构。并且喜欢借助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启用最接近“生活”的演员。

韦恩却完全相反,他习惯遵循传统学院派的线性叙事结构,不管是所谓的商业片还是艺术片,从头到尾讲好一个故事、讲明白一个故事才是基础,剩下的无非是节奏快慢问题。

别管是多线并进还是单线叙事,按照时间线来推动剧情,一直也都是他的标志。这两种风格谈不上谁好谁坏,只是剪辑时候会有一些区别。

“刚刚扎克-施耐德过来了,看你在和道恩讨论影片,又回去了。”

尼娜等韦恩工作告一段落,递给他一杯咖啡,怕影响到房间里的其他人,刻意压低声音说着。

把杯子放到嘴边试了下温度,发现咖啡并不烫嘴刚刚好,一边喝了两大口,韦恩带着助理小姐一边走出了剪辑室。

“没说什么事?”

坐到门口的休息椅上,他问道。“估计是《黑客帝国》初剪完成了,不然他不会有闲心过来。”

“没说,不过看着并不着急。”尼娜接过他手中的咖啡杯,从保温杯里又倒上一些,然后非常自觉的打开手包,拿出香烟和打火机。

“还有,那个新西兰大胡子导演,之前也打过电话,大概会在午餐之前赶过来。”

一大团烟雾中,韦恩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听到了。此时他脑子里除了正在剪辑的影片,就只剩下了关于暑期档的各种布置。

两人正在休息时,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没等他一支烟抽完,扎克-施耐德又一次跑了过来,看他们坐在门口,不修边幅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

“《黑客帝国》那边出现问题了?”

没等扎导打招呼,韦恩主动向边上挪了挪,给他留出一个位置,好奇的开口问道。

“后期工作没问题。”坐下后扎克-施耐德立即摇了摇头。“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