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医生放缓语气:“首先,治疗肯定是有用的;治也肯定比不治好。但每个人严重程度不同。他的情况确实很难。他生病的年纪太小了,一个人心理发育最关键的青春期,秩序完全摧毁,陷入紊乱,一直没再好好重塑过。家庭、学校对这类病情也看护不当,各种因素导致他时好时坏,反反复复。精神抑郁影响了身体健康,身体上的疼痛又反过来折磨加重精神压力。”
“我明白。”黎里点点头,很快抹掉眼睫上的雾气,“我不是怀疑和抱怨,我只是太心疼他,也太害怕了……我真的很怕他……”她死死咬了下嘴唇。
“这个病有时像癌症,陪伴病人的亲人也很痛苦。你知道吗,曾经有病人家属和我说,舍不得病人离开,又希望他干脆死了。”
黎里怔住:“怎么能这样!”
“因为病痛折磨的从来不单单是患者本身。”徐医生叹,“也有病人和我说,死其实是解脱,让我不要救。可能谁不是当事人,很难了解他们究竟有多痛苦。生理上的疼痛,心理上的压抑……而就燕羽的病情,居然能技艺精湛地弹琵琶,只能解释为超强的意志力、或者说是对琵琶太深的执念吧。但是……”她说到这儿,停下。
黎里看向她,徐医生思索一下,还是说:“我其实给他父母建议过,远离刺激源,但考虑到他应该不愿意,而且究竟有多大效果也不确定,就没再提。”
“什么意思?”
“停学,不再弹琵琶了,远离这个圈子,至少三四年内不要再接触。”
“这怎么可能呢?不让他弹琵琶,等于要他的命。”
“我明白。这也只是我的设想,不见得一定起效。重度抑郁已经不是说远离刺激源就一定会好。只是我认为,只要有可能有希望,就该尝试。”
黎里怔忡半刻,问:“您觉得,琵琶也是他的刺激源?”
“琵琶本身不是,反而是他的精神支柱,某种程度上在拯救他;但琵琶附带的其他一切,对他是很大刺激和伤害。就比如那位陈姓男士,以及他派系里的那么多人,他以后的路,怎么绕得开?”
黎里无言许久,摇了下头:“他不可能放弃的。”
“是很难,但作为医生,我觉得,生命比一切都重要。”
……
由于药物作用,燕羽第二天才醒。醒来后,他一直望着窗外,不知在看什么。但窗外什么也没有,连天气都不好,白蒙蒙的,略显灰沉。
黎里端来医院食堂的粥,可他不吃。她轻声劝了几遍,他也不开口,甚至不看她一眼,只是望着窗外,那眼神说不上是空茫又或是执拗。
他又在想他的玻璃世界了。
她知道,他在精神极度抑郁时,会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和外界做任何交流,但她不想太孤单,所以轻握住他的手。他应激似的颤了下,想缩回去,但力度和幅度都不太大。黎里把他手握紧,他就没挣脱了,任她握着,也没回握,像没有一点力气了。
“燕羽,一诺的事跟你没关系,不是你的错。你尽力了。保护他并不是你的责任。你不要自责。”
他望着窗外,不知听也没听。
“等你好了,出院了,我陪你一起去找一诺的爸爸妈妈,救他出来。带他来看徐医生,他会慢慢好起来的,好不好?只要你想去,我就陪你去。”
他依然没反应。
“燕羽,你心里在想什么,告诉我,好不好?不管你说一个字,还是很多话。”她轻声,“我希望知道。”
但他很轻地侧过头去,闭上眼睛。
黎里的心下坠时,他的手却稍稍收紧,握了她一下又松开,给了她一个疲惫的回应。
接下来两三天,燕羽始终不太好,他绝大部分时候在睡觉,醒来了就放空发呆,一句话也不说。东西也不吃,全靠营养液点滴。
第三天傍晚,黎里又端了碗瘦肉粥来,他不吃。她试图喂,他沉默别过头去。
黎里这次没有依从他,勺子跟过去;他偏头,她又跟过来;往复几次,燕羽垂眸看着嘴边的勺子,不动了,一直盯着,胸膛开始起伏。
黎里觉得,他要挥手把勺子打开了;可他没有。他像是很生气,呼吸急促,但最终张口含住勺子,很痛苦地皱眉,艰难地将那点粥吞下去,仿佛在吞咽最苦的毒药。
黎里疼得不行,一瞬想放过他,可不能。她又舀起一勺粥,递到他嘴边。这回,燕羽盯着那勺粥,狠狠皱了眉,生理想呕吐;但他还是张口含住,像用尽全部的力量咽了下去。
与此同时,两行泪从他脸上滑落,滴在他紧攥着的拳头上。
黎里一见他那挂着眼泪的惨淡模样,眼泪唰地掉下来,但她舀了第三勺递过去。燕羽没吭声,挣扎地去咽下第三勺。
他流着泪,她也流着泪。两人一句话没有,只有勺子在传递。被单上哒哒地滴落出一个个湿润的圆点。隐忍的抽泣声一阵接一阵。
燕羽硬撑着吃掉半碗,抹一下脸上的泪,摇了摇头。黎里将碗和勺拿走。他满脸的泪水和汗水,脖子胸膛全湿了,人靠在床上,有些虚脱。等她给他擦眼睛时,他才抬眼看向她,看着,眼中便再度含了泪。
黎里与他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