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冬青出了办公室,边下楼梯掏出手机边打电话。
打给杜辉的。
“喂,忙啥呢?”
“备课。”
“哎呦,这么勤快?”
“咱不能误人子弟吧?”杜辉笑着说道。
原来前不久,杜辉接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邀请,聘请他作为校聘教授来学校教书。
他欣然前往。
用他的话说,当老师是我的职业,搞音乐只是业余爱好。
今天俞冬青听他这么一说,故意叹气道:“本来我想请你喝下关沱茶的,既然你这么忙,那就算啦。”
“什么茶?”杜辉似乎没听清楚。
“大理的下关沱茶,十年特级!”
“什么地方?我马上来!”
俞冬青听了哈哈大笑:“我就知道你会过来,在我家。”
俞冬青开车回家,到家以后开始准备煮茶,沱茶和普洱一样,都是饼茶。
这是需要开茶的,别看就一块茶饼,开茶却需要浪费一番功夫,15年以上的茶饼会比较松散容易开茶,10年以内的茶饼是很紧,还需要专用工具。
俞冬青正琢磨着在厨房找个合适的剪刀之类,就听到敲门声,他过去开门就看到杜辉挎着一个旅行包,身上都是雪。
“外面冷吧?赶紧进来。”俞冬青招呼道。
杜辉拍干净身上的雪,这才进门换上拖鞋,兴冲冲将旅行包放在茶几上,说道:“看看,我带来了什么?”
接着就从包里掏出一大堆东西:盖碗或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茶漏.竟然还有一个钳子。”
“哈哈,我正愁没东西掰开茶饼呢。”俞冬青笑道。
“我就知道你这里少这个,所以专门带来。”杜辉有些得意:“好了,你去烧水,煮茶归我。”
“喝龙井你在行,这种饼茶,要看我的。”
“行行.”
其实俞冬青喝龙井,并没有多大讲究,只要茶叶好就行。
但杜辉却对这一套非常讲究,只见他坐在沙发上,对着茶几,洗茶,冲水,烹茗,焖香,滤汤.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丝不苟。
“来,尝尝.”杜辉端着一杯茶递给俞冬青。
只见茶色黄金透亮,非常好看。
俞冬青轻轻饮一口,感觉醇厚芬芳顺滑,回味醇厚悠长。
“不错不错。”他连声称赞。
“是啊.好茶,极品啊!”杜辉细细品味,一副满足的样子,感慨道:
“苏东坡云: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咱喝酒不行,诗写不出来,唯独还能品点茶,算是人生一大快活之事。”
俞冬青点头表示同意。
人生快乐的事情并不是很多。
杜辉连喝两杯,感到满足些,他这才想起问道:“冬青,你平时并不太喜欢喝普洱之类,这茶从哪来的?”
“有人送的。”
俞冬青倒也没隐瞒,就把刚才发生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哈哈.那我可是有口福了。”杜辉哈哈大笑:“不过大理确实是个好地方,号称“风花雪月”.喂,你有写给大理的歌吗?”
“有,你听听。”
俞冬青说完回到自己的书房,拿出一把吉他出来,就轻轻弹起来。
“是不是对生活不太满意
很久没有笑过又不知为何
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
不如一路向西
去大理
原来那个时空的郝云创作的《去大理》
杜辉边品茶,静静听着。
很明显,是俞冬青擅长的民谣。
曲调简单而又清新自然,还隐隐有一种年男人的沉重和感怀。
多少爱恋敌不过时间,多少温情败给了现实,既然不快乐,又不喜欢这里,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就如同歌词里写的:
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
谁的肩上没有过齿痕
捡起被时间碾碎的勇气
让双脚沾满清香的泥
杜辉让俞冬青连续唱了两遍才停下,笑着说半开玩笑半认真说道“完了,冬青,你这首歌一发表,不知道还会没有人来找你写他们城市的歌?要不也给我们长沙写一首?”
“别别别我真的不想写了。”
俞冬青赶紧说道。
茶喝完,杜辉就要回家,俞冬青就让把剩下的沱茶全部拿回去。
“你嗜好这玩意,在家天天喝。”俞冬青笑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啊.”杜辉也不推辞。
关系在那摆着,说多了就成了客套。
送杜辉走后,俞冬青干脆一鼓作气,编曲,弹唱.后期修音。
虽然自己家书房的音响效果和工作室里的要差点,但弹奏这种不需要炫技的民谣,还是够用。
忙到下午六点多,俞冬青就将音频文件连同词谱一股脑发给罗芸的微信里,没过一会儿罗芸的微信视频电话就打过来。
最近不知道怎么了,罗芸特喜欢微信视频。
俞冬青不太喜欢,甚至不太喜欢用微信语音,觉得电话最方便。
但罗芸打过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