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中午休息, 方子晨跟杨掌柜说了一声,揣着荷包往书店去。
童生看的一般都是启蒙读物,像千字文,百家姓, 弟子规, 笠翁对韵等等。
镇上就一家书店, 规模还是挺大的。
这会儿没什么人,伙计正在整理书架,见方子晨进来,怔了怔,连忙询问需要些什么。
方子晨事先都打听好了, 连报了一串书名, 伙计引他到左侧两层书架前,说:“小公子, 你想要的书这儿都有, 你看看, 这上头的都是从京里运过来,字儿印得超清晰, 纸张又好, 能收很久的咧!”
收得久有什么用?这玩意儿他又不留着当传家宝。
方子晨问:“多少银子啊?”
“不贵, 这六本全买的话, 十二两银子。”
方子晨:“······”
不知是你口气太大还是我太穷。
“······我就一两多银子。”
“啊?”伙计立即反应过来,态度依旧不变,将书塞回去,又从下层抽出几本:“那你可以买这些,些都是手抄的,纸质虽不是很好, 但字写得都清晰,比较便宜点儿。”
“能便宜多少啊?”
伙计笑笑:“一两多银子,你能买两本。”
寒门难出贵子,到底是有原因的。
杨掌柜见他捧着两本书回来,放在柜台上,一看书名神色诧异,想到他昨儿问的事,开口:
“你这是准备考童生啊?”
方子晨拿起千字文,翻了几页快速浏览一遍,发现跟以前学的并无差异:“是啊,”他说得像模像样:“等这个月发了工钱,我就去衙门把户籍和身份文书给办了,到时候我也算我们大夏王朝的子民了,我得努力读书,报效祖国啊!”
“好,”杨掌柜拍他肩膀,十分欣慰的模样:“你努力,以后出息了别忘了你叔。”
方子晨特义气:“那肯定的啊!”
“这读书花销可大着呢!”杨掌柜跟他接触时间不久,但这份决心难能可贵,想了想还是说:“以后有困难了,可以跟叔说。”
之后半个月,方子晨一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这期间,那两本书都要被他摸起毛了,不是还没看完,而是早早就看完了,只是工钱还没发,剩下必读的几本书还买不了。
这天中午楼里就几桌客人,他闲的趴在桌台上,杨掌柜坐一边,曲指在桌面敲了敲:“今儿不看书了?”
方子晨抬起头来,手撑着下颚:“早就看完了。”
“不是吧!都看完了?两本?”
“是啊!”
就中午闲时才看几眼,半个月能看得完?
杨掌柜斟酌的说:“这看书啊,不是说看完了就完事,而是还要你去理解,去背诵。”
方子晨忍不住翻了个眼。
他读了十几年的书,还能这点儿都不懂?
“别说理解背诵,倒着我都能倒背如流了。”
“这么厉害?那我来考考你。”
方子晨拿过一旁的书,丢桌上,无所谓道:“考呗,让你看看什么叫真学霸。”
“······”杨掌柜随意翻了一页,又随意念了一句:“‘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尺。’上一句。”
众所周知,背文抽查最顺的便是顺着上一句往下念,背出上一句难度会大许多。
方子晨凝眉思了一瞬,道:“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
杨掌柜震惊了,他又翻页抽了一句:“上一句。”方子晨似乎已经开启了牛逼模式,这会儿张口就答。
他连着抽查十几句,方子晨毫无悬念的,都背了出来,还顺道解释了一下背出来的句是个什么意思。
当真是背熟了,理解透了。
“你厉害了,”杨掌柜合上书,佩服的说:“我怕是看一个月都记不住。”
“正常人都是这样的。”方子晨说。
“那你怎么就记住了?”
方子晨耸耸肩,无所谓的说:“因为我是天才啊!”
“······”
方子晨一手字写得相当不错,杨掌柜虽只是个掌柜,但也算是见过不少世面:“我觉得你这字是不用练的了,那些童生秀才写的怎么样我是不知道,但你是我见过的这个。”他竖起大拇指。
方子晨点点头,煞有介事的说:“杨叔,您真有眼光。”
“你小子,”杨掌柜笑了起来:“真是丝毫不谦虚。”
方子晨在酒楼吃的好,上次买书花了大银子,回去也没好意问赵哥儿要,兜里就剩六十几文钱,再买一本也不够,反正又不烫手,便干脆留着。他隔三差五就割点肉回去给赵哥儿和乖仔吃。
早上鸡蛋晚上肉,村里哪户人家能这样吃,赵哥儿想让他省省,说他和乖仔不用这么吃,有鸡蛋就行了,但每次一开口,话刚说到一半就被方子晨怼回来。
“买了你就吃,”方子晨算是摸清赵哥儿的性子了,这人惯会阳奉阴违。
他午时不在家吃饭,赵哥儿便熬野菜粥喝,方子晨对厨房里的事儿不清楚,但也不是傻子。
赵哥儿老说他跟儿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