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玄幻魔法>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260 章 局势突然生变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0 章 局势突然生变故(1 / 4)

在出征之前,李世民召见了张万岁。

张万岁是李玄霸特意提醒李世民的养马达人。李世民承诺张万岁,要是他真的养马出色,光凭养马就能让他封爵。

此后张万岁一直在河套养马,这次李世民御驾亲征,特意把张万岁带在身边。

战马一般三岁开始服役。四五年的时间,张万岁给唐军拼凑了近五万的好马,还有六七万的马驹正在栏中。

大唐虽然已经有钉马蹄铁的技术,但很少用。

马蹄铁的造价太高,钉马掌的技术也还不成熟,需要熟练的工匠。给全军的马都换上马蹄铁,还不如多养点马。

大唐的战马有简易版马蹄铁,如麻布和皮革制造的马靴子,还有木头替代版本的马蹄铁。

在中原,这样的保护已经足够。但西域道路崎岖,常翻山越岭,戈壁滩的砾石更是磨损马蹄的利器。

几日急行军,马蹄就带了血。若不是张万岁紧急培养的战马,李世民恐怕真的要思考自己带队突袭了。

精锐骑兵需要的战马数量不够的时候,就只能靠精锐斩首。

张万岁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李世民也要兑现承诺。

按照以往规矩,张万岁养马养得再好,在开国功臣扎堆的前提下,要混个爵位都很难。

以现在军中的刺头小将苏定方为例,唐太宗早早看出他是个人才,哪怕他先后跟随窦建德和刘黑闼,战败后就归乡藏着,仍旧召苏定方为正四品的折冲都尉。

折冲都尉可不是个小官。

朝中一二品基本为虚职,中书省被称为“宰相”的实权长官也不过正三品。苏定方还是在长安当折冲都尉,负责部分京城巡逻。

由此可见,唐太宗对苏定方确实是破格提拔,十分看好。

但此后苏定方就没了声息,一直没捞着上战场的机会。后世史学家扒拉了一大堆阴谋论,最后得出一个无奈的结论——贞观朝能打的将领太多了,没轮到苏定方,唐太宗恐怕把苏定方“忘”了。

以苏定方的遭遇可以看出,贞观年间能封爵的人太多了,李世民如果封一个养马的官吏爵位,恐怕不能服众。

但没关系,李世民知道张万岁虽然不擅长打仗,但当个猛将执行命令还是够格。

只要听话,能打,自己身边拴条小狼狗都能立下大功劳。李世民要兑现承诺,只需要把张万岁带在身边为副将就行。

李世民和亲信将领道出了事实。

战马有多重要,为将者不可能不知道。你们都是国公,不需要再赚爵位。张万岁这功劳本可以封爵,但朝中将领没有你们通情达理,眼界远大,看不到繁育战马的功劳,所以朕只能弯道完成承诺,你们要帮朕做好这件事。

张万岁忐忑不安地入队,本以为会遭到秦琼等人的排斥,没想到收到了超规格的待遇,简直和关系户似的,谁砍了脑袋都要分他几个。

秦琼等人不会分其他将领的战功,但

自己砍的脑袋送给张万岁,其他人总不可能有怨言吧?

大唐国公团帮张万岁刷战功⒓,张万岁在此战后一跃成为郡公,死前还靠着资历被特意施恩升为了国公,有了名将的传闻。

后世史学家挠破头,不知道这个名将怎么横空出世又突然消失跑去养马,难道是生性淡泊名利,对养马情有独钟,不爱打仗?

这一段趣味被隐藏在发黄的丹青中,不知道何时会被人发现。

现在,这不过是西域战场上的一段小插曲罢了。

李世民拔营离开,高颎继续镇守伊吾城。

现在伊吾城不仅是大唐与西突厥的边镇,也与高昌等国很近。

高昌等国不满西突厥可汗只顾着扩军,对他们多加盘剥,没有尽心尽力地维护丝绸之路,所以多次向大唐朝贡。当初在大唐城门口跳蹈舞礼的人中就有他们的使臣。

但高颎深知这些小国都没什么脑子。

他们现在虽然臣服大唐,但估计不会愿意大唐真的征服西突厥。

如果大唐彻底掌控西域之路,那么肯定想将最大的利益握入自己手中。高昌等国现在凭借在丝绸之路上的关隘位置获利颇丰,大唐会不会顺手把他们灭了,自己吃独食?

尤其是高昌,心里特别慌乱。

高昌和焉耆等国不同,它本就不是纯正的西域之国,而是大汉的边镇。

在魏晋时,守将反复自立,后来建立了高昌国。高昌国即使受了突厥许多影响,仍旧说汉话,用汉字,百姓官员也多是汉人,基本延续汉时冠服。

高昌国全靠西域丝绸之路养活全国,商旅来往频繁,所以消息也很灵通。

一些来自波斯甚至更远的天竺的商旅,将林邑国的消息带到了高昌国,高昌国王便日日为晋王那句“这里本就是汉家旧地,你们该回家了”这句话忐忑不安。

如果西突厥失败,大唐会不会也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