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护主心切,提醒梁印新。
“梁大人,若非陛下看在您劳苦功高的份上,绝不会轻易放过你梁家?您应该感激陛下,你知道吗?!”
“周伯多嘴!”
赵正瞪了周福一眼,周福吓得赶忙退到一旁:“奴才治罪。”
“爱卿,过去的事让它过去吧,朕已派人寻找你的孙儿,你莫要太伤怀。”
赵正看见梁印新已经泪洒满地,又一声轻叹,拍了拍梁印新的肩膀。
“大丰会不管是对于北方百姓,还是对于朕都无比重要,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但朕也不是无情之君,若你实在情不自控,此事朕便交由他大臣负责……不过,朕还是希望爱卿能挺住。”
傅景明见梁印新还在抹泪,上前附声。
“子惜,筹办大风会乃无上之功,陛下唯独让你负责,你应该知道陛下的心意。”
子惜是梁印新的字,傅景明这样叫梁印新,是把他当做了知己。
梁印新当然知道。
这般居功至伟的功劳哪个大臣不想得?
此事若做好,不光在功劳簿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说不定还能名垂青史。
自古还没有哪个皇帝为百
姓涉水千里,出钱出粮,陪民过节的。
赵正会赢得莫大名望,被史学家青睐,而作为筹办这一切的官员,岂能不鸡犬升天?
但那是别人,对于他梁印新来说,此次大丰会不过是他为儿孙复仇的战场!
梁印新用力擦掉了泪水,再次抬起头时已经恢复平静。
“陛下放心,微臣无碍。”
“当下臣已把大丰会所需一切都置办好,分发各地,足够灾区百姓受用。”
说着,他拿出三本账本和一本大丰会事宜细节。
上面记录了所有花销,和大丰会举办的各方面细节,极为细致。
赵正接过本子看着,时不时点头,笑逐颜开。
“爱卿做事滴水不漏,心思缜密,朕不及也!”
赵正一点没有给梁印新戴高帽的意思。
此次助民举办大丰会,足有十六万众灾民,这花销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不到一月,花钱如水。
但梁印新却能把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除了大丰会所需的必需品,梁印新还考虑到天气降温百姓抗寒问题,穿衣住宿问题。
虽然加大了开销,但真正做到了为民着想。
另外,梁印新又考虑到天气干燥,大丰会要燃烧篝火,因此需做好防火方案,并把前不久京城发生那次大火作为案例,加以研究,拿出一套与时俱进的防火方案。
说粗略些是防火,说严密点,梁印新是怕当初在京城放火之人别有用心,会在这次大丰会捣乱,毕竟京城大火的始作俑者还没找到。
这只是本子上的其中一条,梁印新还写了许多这样面面俱到的事宜。
就这种官员,皇帝如何能不喜爱?百姓如何能不喜欢?
赵正此刻才终于明白,为何灾区百姓吃喝都不顾,也要给梁印新建造庙宇泥像了。
且说君臣三人又聊了会大丰会的具体事宜。
赵正担心梁印新身心太疲惫,便让他早些回去歇息,留下丈人傅景明。
梁印新离开,赵正突然抬手指向殿外。
“岳丈,你看谁来了?”
岳秀鑫顺着赵正所指望去,斑驳的老脸顿时激动万分:“晴儿!你,你怎么来了?!”
“爹爹!”
傅晚晴三步并作两步,从外面冲进来,扑倒傅景明的怀中,喜极而泣。
原来,赵正为了给傅景明一个惊喜,并没告诉他傅晚
晴随着一起来了北方。
“陛下,这样……这样不太好吧,恐招群臣口舌呀!”
傅景明见到女儿虽然欣喜,但很快冷静了下来。
赵正此次毕竟不是游玩,若他打着救援灾民之名,带着三宫六院,即便百官表面不说,谁能保证,那些史官会不会在史书上重写下来呢。
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不就是被宜臼放大并利用了吗?
赵正放浪一笑:“朕若在意那些史官,便不是朕了。何况,晴儿为灾民做的事不比朕少,她来灾区慰问何罪之有?又有什么好惧怕那些只会动笔杆子、满口仁义道德、却从不做实事的官员呢?”
“这……陛下朕乃枭帝也!”
傅景明忍不住赞叹,这才是帝王该有的格局……此子真是每次都能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惊喜!
靠!
赵正看见傅景明那火辣辣的眼神,本能护住身子,不知为何,他自从男扮女装赵雅之后,很不喜欢男人这样看他。
原本傅景明打算给赵正接风,举办欢迎晚宴,但赵正看了梁印新的账本后果断决定取消。
如今的财力,不支持他如此奢侈。
当然,不是没钱,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