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上枝头,长夜漫漫无心睡眠。
楚宁坐在廊檐下,看着皎洁月光陷入无限遐思。
不知何时,温知妍来到了身后:
“大人,明日不是有朝会吗?怎么还不睡觉?”
楚宁仰望了一眼星空,头也不回道:“睡不着啊!赵姑娘怎么样了?”
“已经能下床活动了,赵姑娘还是身子太弱,需得多加调理才是。”
说着就在楚宁身侧廊椅上坐了下来。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坐了好一会儿,可还是温知妍忍不住先开口了:
“大人是在烦心什么事呢?”
楚宁想了想说:“我想让你回青山县去。”
温知妍倏地一凛:“为何?”
楚宁这时收回望向星空的目光,慢慢看向了温知妍,叹息一声道:“恐怕这朝堂就要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了。”
温知妍想也不想地说道:“既如此,那你身边更应该有人保护才是。”
楚宁摇摇头:“我的意思是,等赵姑娘身体好些了,由你亲自护送她回庆州府。”
“这个没问题。”
温知妍一口答应下来,可很快又补充道,“那我还回来吗?”
“不了!”
楚宁脱口说道:“我已经给魏满写信了,接下来的事十分凶险,由他来做更为适宜。”
“可是大人……你,不是说要我做你的贴身侍卫吗?!”
楚宁很是认真的想了想,最后竟然强挤出一个微笑:
“但你这个贴身侍卫不合格啊!”
温知妍:“???”
……
……
农历三月十五日。
天尚未见亮,百官们便从京都各处前往甘露殿参加今日的望朝大会。
平日里皇帝大多都是以处理奏章的方式,处理公务,并以此了解天下大事。
比如,哪里受灾了,哪里有了动乱,当地官府是如何处理的,还有哪些需要朝廷拿主意的。
大多的事务都是由各部堂官处理,给出意见,最后由皇帝批红照准或是驳回。
除去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被称为朔、望朝会,需要召集三公九卿、文武大臣议事,集体汇总讨论一下近来国内的大事,然后商议出一个处理办法。
即便是有早朝制,可大多时候皇帝并不用每天上朝。
而更多的时候,皇帝会召集主要的臣僚商议政务,这才是处理国事的主要方式。
此时。
太阳初升,霞光满天。
在高耸的皇城之巅,百官们身穿华丽的官服,静静的等候在甘露殿外的大坪上。
甘露殿是皇家宫殿中最庄严、最神圣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
不多时,鼓声震天,宣布朝会的开始。
仪仗队手持兵器,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甘露殿前,文武百官整齐排列,井然有序的进入大殿。
只见大殿之上,唐帝身穿黄袍,头戴玉冠,正襟危坐。
他的眼神平静而深邃,仿佛能将一切尽收眼底。
不得不说,唐帝是一位勤勉的皇帝,奈何这身子骨太过羸弱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爱卿,免礼平身!”
待到百官立定后,唐帝这才面无表情地望着下面的百官。
整个朝堂充满了严肃的气氛,百官们分别站在左右两排,所有人都带着一副恭敬的面孔,以尊敬的眼神望着皇帝。
“众爱卿,今日有何要事需要商议的,尽管议论。”
唐帝的声音深沉而威严,回荡在朝堂之上。
沉默了一会儿,一位瘦小的官员从人群中走出,深深地鞠了一躬,朗声道:
“皇上,臣监察御史王立峰有言要奏。”
“说。”
唐帝的声音依然没有任何情绪。
王立峰道:“皇上,自元福三年以来,朝廷的各项税赋便是逐年减少,尤其到了去年,光是盐税一项就减少了七成。八年前盐税每年尚能收入三百万两,可到了去年,盐道司衙门交上来的税银竟只有八十万两。
“可这些年来,盐道司花了大量的银子制盐、运盐,可盐税却是越来越少,开支越来越大。老百姓买不到官盐,只得去买私盐。可如今市面上贩卖的私盐却是贵如黄金,最贵的时候竟然达到了米价的三十倍,好些平民百姓根本买不起盐,甚至有的一年里都没有盐吃。
“而今已是昭顺元年,皇上有心推行革制,这样的局面便不可再继续下去。因而臣斗胆谏言应对盐道司各部衙门进行一次全面的彻查,彻彻底底整顿两淮盐税。”
这番话说完,群臣便是立时炸开了。
显然,这是奔着韩世荣来的。
韩世荣掌控着户部,而盐道司衙门官吏基本都是韩世荣任命的亲信。
大到朝廷,小到地方盐务,都是由韩家的人把持着。
最为关键的是,韩世荣还是全国商会会长。
而盐商总会就设立在京都,韩世荣还是名誉会长。
就在这时,康王当先站了出来,问道:“王大人刚才是说,这七年下来,两淮的盐税亏空已经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