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某位诗人所写,这年头什么都慢。 这大客车开得就慢,上午坐的车,到西阳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下了车,徐山感觉到肚子饿,便在车站边上找了个叫做荷花饭店的小馆子,要了一碗粉,正吃着,便看到老板娘从厨房拎出一袋子鸭头鸭掌正在处理。 徐山后世特别喜欢吃某黑鸭的鸭头,一看到这鸭头,不由口水就下来了:“老板娘,这鸭头怎么卖?” 老板娘听到徐山问,却是微微一愣:“你买这个吃?这种东西我们都不卖的,都是边角料,自己做解解馋,上不了台面的。” 徐山一愣:“为什么不卖?为什么上不了台面?” “这东西不要钱的,你看,对面就是市场,每天都有处理的鸭头跟鸭掌,因为没有人吃这东西,都处理掉的,我们是心疼这些边角料也是肉,趁着新鲜就捡回来,拿一些花椒大料什么的往一起卤,卤完了自己吃。” “有卤好的吗?” “有的,你想尝的话,我给你拿两只尝一尝,这东西没肉,不好吃的。” 老板娘说着就进厨房,给徐山端了一只盘子,盘子里装着两只卤好的鸭头。 徐山迫不及待,抓起鸭头来就啃,他啃鸭头那是相当有水平,三下五除二,就把这鸭头给啃得干干净净。 老板娘见徐山啃得如此迅速,如此干净,也不由称赞:“你是懂吃的,怎么吃鸭头这么在行呢。” 徐山一边啃着另一只鸭头,一边给老板娘提建议:“老板娘,你这鸭头做得不错了,但是要我说还是缺点味道,西阳菜重辣,辣味能掩盖掉食材的不新鲜,而你这鸭头就是少点辣味,另外你再加点丁香,还有再加一种叫做草果的香料,再卤一卤的话,味道就没谁了,肯定能大卖。” 徐山说的,跟西阳最出名的三头一掌的卤法大差不差。其实这西阳的三头一掌,最早也正是起源于市场上处理的那些边角料,兔头,鸭头还有鸭掌啥的,由于这些处理的食材不是那么新鲜,才用辣卤的方法,掩盖去它的味道,时间一长,便形成了当地特色,又往里加了一道辣卤鱼头,便是大名鼎鼎的三头一掌了。 老板娘却不由一哂:“瞧你说的,我又不卖,做那么费劲干什么?” 徐山明显不是开玩笑的,他放下筷子,给老板娘算了一笔账:“老板娘,你每天卖粉,一天能赚多少钱?我估计一碗粉一毛五算,一天能卖五十碗就了不得了吧,这才七块五,刨去人工成本,估计一天你能赚不到五块钱?一个月一百五就到头了吧。” “可赚不了那么多,还得交房钱呢。”老板娘担心徐山算明白了这账,会眼红自己赚钱多,所以特意往少了说。 不过她也的确是辛苦,这个中的辛苦,不足为外人道。 徐山不置可否:“而这些鸭头鸭掌,你拿回来,基本上没有成本,卤出来之后,你一只一毛钱卖,这个钱也算是白赚的,基本上不用成本吧。可是你看啊,如果来你店里光吃一碗粉,似乎又有点不够,再点菜的话,似乎又不舍得花这个钱,这时候鸭头鸭掌就是最好的选择的。吃点粉,吃点辣乎乎的鸭头鸭掌,相当于饭菜都有了,辣得受不了,还有可能多要一瓶啤酒,这赚钱就多了。” 老板娘叫做马荷花,男人早早离世了,婆家又容不下她,她带着自己三个儿女到西阳讨生活,凭着自己的厨艺,赚了一点小钱,然后她就盘下了一家店面,在这个年代就早早地开起小饭店。 随着改革开放春风吹过,她的生意也是越做越好,而接触的人多了,她的眼界也开阔许多,现在她担心自己的店,会被越来越多的同质化的粉面店所冲击。 经过徐山给他这么一算账,老板立刻就眉开眼笑起来,这不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吗?她拢了拢头发,笑容灿烂:“你说的对,你稍等,我这就去搞点辣椒跟草果,一会卤出来你再替我尝一尝。” 说干就干,马荷花直接抛下徐山就去买辣椒,顺带去中药店里抓了一点草果,添加到之前的卤水当中,又煮了一遍之后,捞出几只鸭头跟鸭掌,恭恭敬敬地端到了徐山的面前。 徐山也没有客气,举筷子夹了一只鸭掌,也是三下五除二,就将鸭掌吃得干干净净,那吃鸭掌的速度如风卷残云,吐骨头的速度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吐出来的鸭骨头光洁如玉,一番操作把小老板娘直接给看呆了。 “怎么样?好吃吗?” “好吃,这鸭头鸭掌,就算卖两毛钱一只,我也愿意买。”徐山称赞道,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块钱纸币,“麻烦把这些都给我包起来,我带走。” 马荷花却是说什么也不愿收徐山的钱,硬生生把钱给塞了回来:“老弟,你给姐出了这么好一个主意,姐怎么好意思收你的钱?老弟你要是不嫌弃,经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