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都市言情>北马寻龙> 第92章 白居易意难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2章 白居易意难平(1 / 2)

可是白居易却迟迟也没有收到湘灵的回应,开始为此坐立难安,食之无味。于是在那个落叶萧瑟的秋天,他又写下了这首《长相思》,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后来,白居易把思念化做成力量,努力学习,求取功名。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白居易以第四名的成绩及第。这一榜考生近三千,却仅有17人中进士,而白居易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个。

衣锦还乡的白居易,以探亲的名义,带着母亲回到了府邸。他恳求母亲成全他和湘灵的婚事。可是门户观念极强的白母是断然不允。那晚白居易辗转反侧,不知不觉中,眼泪已经打湿了枕巾,突然一阵寒风吹来,使他觉得更加的凄凉。他趁着夜色偷偷的跑去了湘灵家,看着映在窗户上湘灵的影子。白居易是百感交集,但是他并没有出声,而是在墙上提下了一首《寒闺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消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湘灵看到这样的诗句,心彻底被融化,她说:“让我做你的侍女,我不奢望婚姻。”

可白居易却说:“如果不能娶你为妻,那我今生还有何意义。”

这一次,两人相处了一年之久。贞元十七年,白居易在秋风秋雨中离开了符离,转道洛阳,准备参加次年吏部的拔萃铨试。

带着对湘灵的思念与对未来的美好期盼白居易再次踏上了征途。

经过一次次的考试选取,白居易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职。这一年他31岁。

这一年的冬天,他请假回到符离搬家。再次见到了湘灵,27岁的湘灵依然未嫁。

白居易请求母亲同意他们的婚事,但是白母却比以往更加固执,坚决反对这门亲事,尤其是看到白居易做了大官以后。甚至禁止他们再见面。

相爱的人没法在一起,白居易在符离终日买醉度日,不肯离开符离去京任职。

三十岁本是而立之年,可是白居易依然单身,因为他认为湘灵在他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所以他拒绝了一波又一波的提亲。包括一些达官显贵,他感受到了这人世间最痛苦的不是死别,而是生离。所以这一首《生离别》最能体现出当时白居易的近况吧,“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积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贞元二十年,白居易官至校书郎,便举家迁至长安。一个长安一个符离,白居易知道,再也没有机会了。就在那个凄凉的冬至夜,白居易生无可恋的缩在被子里,不管被子有多厚,他都感觉到浑身发冷。

于是起身伏案写下了这首《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寄远》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冥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

35岁那年,他写下了经典长诗《长恨歌》。这首诗表面是写杨贵妃的爱情,可又何尝不是缀满了他和湘灵的影子?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他们彼此深爱,但最终还是成为遗憾。时光荏苒,白居易到了37岁,他的婚事是母亲最大的心病,母亲为他四处托媒,但是他不愿舍弃与湘灵二十余年的爱情,不肯见媒人。

母亲知道他心中所想,让他发誓不再与湘灵来往,如果两人再有来往,自己就投井而死。在那个孝大于天的时代,他无奈的妥协,从此,白居易再也不敢提与湘灵的婚事。

也在母亲以死相逼下,他不得不娶了同僚杨汝士的妹妹为妻。

婚后两人举案齐眉,杨氏的贤惠慢慢的抚平了他的伤痛。但是,他的心里始终有一个位置留给湘灵。他从不曾忘记她。

“天不老,情难绝。”杨氏给了他家的温暖,但是却始终没法替代湘灵。在之后的岁月里,夜深人静时,他依然会想起湘灵。

甚至就连新婚洞房的花烛夜,他也一个人躲在书房,寄以《夜雨》中写道:“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

后又在《感镜》中写道:“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

而这面镜子,就是湘灵所赠,他一直珍藏,镜子仍在,但是人却再难相见。没有了湘灵,眼里再没有临水照影的芙蓉。

元和十年,白居易44岁,被贬到江州任司马。在赴任途中,偶遇漂泊异乡的湘灵父女,两人感慨万千,泪流满面。

40岁的湘灵依然未嫁,依旧等着他,可他却已是儿女蹒跚。

他怀着沉痛的心情写下了《逢旧》:“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