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阿始那贺鲁被乙毗射匮可汗击败,差一点儿丢掉性命。多亏了唐军收留并援助,才逃过了一场死劫。事后,他又被大唐朝廷封为瑶池都督,替大唐镇守庭州这片膏腴之地。
然而,阿始那贺鲁却不认为自己必须向大唐效忠。对他来说,两强相争,夹在中间者别那么着急下注,待价而沽,才是王道。
大食讲经人第一次来见自己,只拿出两百驮丝绸。第二次来见,就是一千三百驮货物。那样,第三次,第四次来见,拿出来的礼物,岂不更值得期待?
若是将来大食与大唐斗得两败俱伤,自己作为第三方,是不是就可以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里那个渔翁?
他虽然娶了很多可敦,但子嗣却不旺盛,咥运已经是几个儿子当中最出色的一个。所以,他即便心中对自家儿子再不满意,也要耐心地,将自己的谋划和选择,讲解给对方听。以便父子两个能够默契配合,最终顺利实现自己的梦想。
会做梦的,不止阿始那贺鲁一个。几乎前后差不多时间,处月、处密、射脾、处月、契苾等部落的可汗,也纷纷赶在严冬到来之前,向临近自己的其他部落,发起吞并战争。
这些部落都没有宣布背叛大唐,但是,对于大唐地方官吏发出的制止战争命令,却充耳不闻。有人甚至冒充马贼,将前来传令的官吏截杀在半路上,以便自己可以继续为所欲为。
正如同李世民最初所期待,在车鼻可汗斩杀大唐使团七个月之后,塞外和西域,那些野心勃勃的家伙们陆续跳了出来。而驻守在西域和塞外关键城池中的大唐将士,也正如尉迟敬德所担心的那样,士气一落千丈。
将士们不明白朝廷为何迟迟没有任何动静,很多地方官员也不明白。距离遥远,大伙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太子李治,已经断断续续监国了好几个月,房玄龄病故,大唐皇帝李世民,连续几个月来大多数时间,都在内宫静养,很少上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儿,对国家大事做出决策。
天可汗可能不久于人世了,谣言越传越逼真,从少数上层人物心照不宣的“秘密”,迅速向民间散播。很快,不仅塞外和西域人心惶惶,一些靠近边境的城市里,消息灵通的官员和乡老们,也开始忧心忡忡。
李世民是一位少有的明君,武功超过汉武,文治让文、景两帝,都望尘莫及。但是,监国太子李治的本事能达到李世民的几分,却没几个人知道。
隋文帝杨坚死后,由其继承人杨广所带来的那个大乱世,才过去了三十年。很多年纪超过四十岁的人,对乱世带来的死亡、饥饿和屈辱,都记忆犹新。万一李治是第二个杨广……,很多人不敢说,也不敢继续想。
所有人都忐忑不安地将目光投向李世民和李治,大唐朝廷有关瀚海都护和副都护的正式任命,以及燕然都护府大都护的人事更迭,就变得不怎么起眼了。
回纥可汗婆润和他的好朋友姜简联手,打败了前来吞并回纥的突厥狼骑,展示了足够的实力,按照以往的传统,大唐也会顺水推舟,封二人为瀚海都护和副都护。而燕然大都护李素立尸位素餐且贪得无厌,朝廷撤换了他,也是应该。
至于接替李素立担任燕然大都护的高侃,不但塞外和西域各方势力没听说过,很多大唐地方官员,对此人也知之甚少。
仅仅能够确认,高侃出自渤海高氏,祖父和父辈家住河北博陵。少年时效力于河间王李孝恭,受后者的提拔推荐,一路做到了左武卫大将军。
这就是典型的因靠山成事了。没有拿得出手的战功,也没值得称道的资历,更没让人敬仰名望。让这么一个三无人员接替李素立担任燕然大都护,很明显,朝廷近期的重心还放在长安,没打算对塞外用兵。
刚刚接回了羯盘陀、沙钵罗(史笸箩)兄弟俩和数千残兵败将的车鼻可汗闻听替换李素立的人是个无名小卒,登时就松了一口气。然而,还没得等他来得及举杯相庆,就有亲兵急匆匆进来汇报,“启禀大汗,讲经人欧麦尔回来了,说有急事拜见您。”
“知道了,我不想见他!”车鼻可汗闻听,立刻皱着眉头摆手,“你去跟他说,本汗感染了风寒,全身骨头都疼。不想过了疫气给他。请他过一段时间再来!”
“是!”亲兵答应一声,转身就往外走,仿佛担心自己走得慢了,车鼻可汗会改主意一般。
作为寻常士卒,他没资格质疑自家可汗的任何决策。然而,他心里头却非常清楚,自家可汗之所以背信弃义,杀了大唐使团造反,就是受了那些讲经人的唆使。
讲经人没给生活在金微山下的突厥人带来任何好处,却凭着能说会道,让大伙成了大食国的马前卒。从夏天到现在,一场场战斗打下来,已经有上万突厥儿郎死于沙场。虽然不至于让整个部落伤筋动骨,却让许多女人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父亲,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日子都会过得无比艰难。
而突厥人在战争中得到了什么?来自大唐朝廷的馈赠彻底断绝,通往中原的商路也断掉了一大半儿,铁器、陶器、茶叶价格翻了好几倍。羊皮、药材、干蘑菇这些当地特产,却卖不出去,只能堆在帐篷里发霉。
“站住,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