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同为女声。
但胡炎再一提嗓音,让尼姑静秋的声音变得清脆。
这一下,便跟前面的媳妇张李氏,进行了很清晰的区别。
观众听得新奇而且过瘾,同行们则有人开始掰手指头,统计人物数量。
与他们反应不同的,是后台的众人。
小辈们瞅胡炎的眼神,眼里都在冒着星星,满满的崇拜。
大辈们则彼此频频点头,满脸的欣慰和感慨。
而之前一直提着心的郭德刚,终于开始变得轻松。
好啊,原来小师叔单口活儿的能耐,竟然比对口活儿还要利索。
台上的胡炎继续扮演孩童:“和尚媳妇好。”
“哈哈哈~~”
“吁吁吁~~”
观众们有乐有起哄的。
胡炎再次切换声音:“把静秋气得,‘你躲开吧你’,一扒拉双喜,人家走了。”
“可这一扒拉,他没站好,脚底下一滑,‘咕咚’坐一屁股蹲儿。本来心里边就不太舒服,坐在这儿抽抽搭搭。”
童声:“哼!往我这儿推我你,你不是好人。”
旁白:“哭了会儿,没人理他,双喜站起来,还在抹眼泪儿。这时,刚好过来一个和尚,和尚看到小孩儿一个人在哭,就问他,‘孩子,你哭什么呀?’。”
话音一落,隐约“哗”的一声。
六种声音了嘿!
有意思!
厉害!
胡炎的童声再起:“你媳妇推我。”
旁白:“这话把和尚吓了一跳。”
和尚:“胡说八道这孩子,我怎么能有媳妇呢?”
童声:“就,就刚才过去,跟你一样,剃个光头,穿你这色儿衣裳,是个女的。”
和尚:“哎,孩子要不说你小呢,那可不能喊和尚媳妇,没打你就算便宜你了。”
童声:“那我叫什么啊,这?”
和尚:“你叫声‘大姑’也好听啊,行了行了,别哭了。”
这一段没有旁白,全是人物切换,跳进跳出。
胡炎毫不拖泥带水的利索劲儿,再加上卖力气的“发托卖相”扮演,真让人听着相当过瘾。
连后台久不说话的金纹声老爷子,都忍不住开口了。
“小五啊,这小子竟然有这手好能耐,你怎么不把他弄书馆里去?”
郭德刚一听,有些哭笑不得。
人家可是自己的师叔,自己哪敢弄?
弄完了,自己在相声门还混不混?
只是瞧着老爷子的嘎劲儿,他认真的点头道:“师父,您提醒得对,回头我跟师叔问问看。”
金纹声这才作罢,点头继续瞧台上。
胡炎的旁白接续:“和尚走了,小孩子还跟这玩儿,一会儿功夫,尼姑又回来了,打这一过,双喜迎了上去。”
甜甜脆脆的童声响起:“大姑好。”
尼姑静秋的声音也带着喜悦:“唉,这就对了嘛,谁教你这么喊的呀?”
“大姑父。”
“噗哧~~”
“吁吁吁~~哈哈哈~~”
“这小子太欠揍了。”
观众们的动静也随之即来。
胡炎满脸正经:“把静秋气的呀,‘我跟你聊不到一块儿去,老佛爷保佑,今生今世我别看见你。’。”
“尼姑骂骂咧咧就走了。嘴里这么说,今生今世别让我见着你,可没想到,当天晚上就见着了。”
“怎么的呢?”
“这尼姑也是出家人,有法事呐,有时候化缘呐,或者什么的,有好多事儿要办,不能老跟庙里呆着。”
“白天出去办事回来的时候,天可就晚了,按现在这个钟点来说,差不多是晚上八九点钟。”
“现在八九点钟不叫事儿,正是大伙出去玩的时候,出去喝个酒啊,找人聊个天儿,那会儿晚上八九点钟,快赶上夜半更深了,街面上一个人都没有。”
“这静秋尼姑走来走去,就快接近这片居民区了,突然,打旁边小巷里出来一个人。”
“流里流气,往街面上一站,斜着膀子,瞅着这静秋尼姑就笑。”
“嘿嘿嘿~~~”
又一种男性声音随着笑声,从胡炎嘴里吐出。
观众们已经习惯了,半点不再琢磨,但其他不少人心中,则再次吐出一句:“七种声音了。”
吃惊完,身上顿时生出一种无力之感。
胡炎不管,用旁白腔正经道:“有人说这是流氓,我更正一下,这是……臭流氓。
“哈哈哈~~~”
“吁吁吁~~~”
观众起哄和笑声的动静再次响起。
胡炎流里流气道:“站住,哪儿去?”
旁白:“这把静秋吓了一跳,心里直打鼓,黑经半夜的,我一个出家人,突然出来这么一位拦着我?”
静秋:“啊,我,我回去。”
流氓:“哈哈,原来是个小尼姑啊,你这是回哪儿去?”
静秋:“我是水月庵的,回那儿去。”
流氓:“哦,水月庵?我知道,离这儿不远呐,我认识你师父。”
静秋:“你认识我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