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内,朱由校和周宁两人相对而坐。
这是自从朱由校彻底掌控朝堂以后,第一次在私底下接见周宁。
因为周宁的参与,原本应该被列入明末三大案的移宫案。
仅仅只是出现了一个苗头,随后便彻底地破灭了。
朱由校在文华殿召见群臣的当天,李选侍就被王安清理出了乾清宫。
现如今的乾清宫,完完全全就是朱由校的寝宫所在。
眼下已是深夜,朱由校却在乾清宫之内召见周宁。
这份恩赐,不可谓是不深厚。
最为重要的是,在明朝时期,皇帝召见大臣,很少会赏赐座位。
但是此时此刻,朱由校竟然与周宁相对而坐,可见天启皇帝对周宁的重视。
眼下乾清宫内,除去朱由校和周宁两人以外,再无其他外人存在。
哪怕是王安,魏进忠这等朱由校的亲信太监,亦是被赶出了乾清宫之外。
“靖安,朕如今继承大统,方才知道皇爷爷和父皇所承担的艰辛。”
四下并无外人,朱由校也不禁对周宁说起了一些心里话。
他长叹了一声说道:“自张居正病逝以后,朝堂上的衮衮诸公失去了头顶上所压制的那座大山,便开始结党营社,大肆进行朋党之争。
各地官员以出身地区来划分派系,江苏地带的东林党最为庞大,其次更有齐楚浙等诸多党派。
这些党派之间疯狂地攻讦斗争,使得朝堂比之民间那菜市场都要混乱。
在这种情况之下,又哪里还有几个干实事的大臣啊!”
说到这里,朱由校不禁幽幽一叹,他继续出声说道:“怪不得父皇临终以前,始终在嘱托朕,一定要掌握主锦衣卫和东厂。
如果手中没有了这两把尖刀利刃,恐怕朝中那衮衮诸公,根本就不会将朕放在眼里。”
“靖安,你可有什么好见解?”
定定地注视着周宁,朱由校沉声询问道。
“启禀陛下,微臣乃是一介武夫,哪里懂得这朝中要务啊!”
耳中闻得朱由校的话音,周宁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迟疑,他当即拱手回话道。
周宁不知道朱由校这是在试探自己,还是真的再向自己询问对策办法。
但是周宁的心里面清楚一点,那就是他自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定位。
在皇帝的眼中,锦衣卫仅仅只是自己手中的一把尖刀。
既然是尖刀,那么刀柄只要足够稳定,刀刃只要足够锋利,就完全足够了。
至于其他的特性,最好不要拥有。
尤其是自主的思想,更是万万不可以出现。
倘若手中的凶器有了自己的想法,那么持刀者又岂能够继续安心呢?
“陛下,微臣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陛下让微臣如何去做,微臣就会坚定不移地执行。”
从座位上站起身来,周宁深深地躬身说道:“陛下让微臣杀谁,微臣绝不会留下一个活口!”
“靖安,这里又没有外人,你与朕之间,不比如此见外!”
朱由校摇头轻笑了一声,他抬手找了找,继续出声说道:“朕有意壮大锦衣卫和东厂,好以此来监察百官,掌控朝堂,靖安你意下如何?!”
说话间,朱由校仍旧是悄无声息地紧紧注视着周宁,他仿佛是要看清楚周宁内心的真正想法那般。
“微臣一切遵从陛下的旨意!”
脸上满是诚恳的神色,周宁拱手抱拳应声道。
虽然表面上没有显露出任何的异样来,不过周宁的内心当中,却是暗自感慨了朱由校的成长。
只不过登基继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朱由校的城府便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先前周宁还不确定朱由校是否是在试探自己,不过此时此刻,他已然完全确定了这一点。
朱由校这话里话外全都是送命题啊!
一个回答不好,恐怕周宁今日,就很难走出乾清宫了。
当然,如果周宁能够让朱由校满意的话,那么他必然会成为朱由校的绝对心腹亲近。
“如果满朝文武能够如同靖安你这般忠心,那么朕也就无需如此劳神了!”
静静地注视了周宁几息的时间,朱由校最终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完全不吝啬对于周宁的赞赏之言。
毕竟朱由校先前询问周宁的问题,可是对于壮大锦衣卫和东厂的看法。
周宁身为锦衣卫的指挥使,朱由校自然清楚他很是乐意见到锦衣卫的壮大与兴盛。
但如果同时壮大的还有东厂,那情况就另当别论了。
厂卫!厂卫!都是皇帝手底下的鹰犬爪牙!
虽然东厂和锦衣卫,始终都被放在一起提起与评价。
然而在实际上的情况却是,东厂和锦衣卫之间从来都不缺乏斗争。
别看是同为大明皇帝效力,但是厂卫之间的间隙和龌龊也绝对不少。
最为重要的是,在大明朝数百年的历史当中,基本上都是东厂压制锦衣卫的形势。
毕竟东厂的督公,一般都是有司礼监的大太监所兼任。
时时刻刻跟随在皇帝的身边,这就足可以使得皇帝对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