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阳明路> 海龙轶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海龙轶事(1 / 2)

随着赵忠的讲述,历史的海龙囤缓缓掀开了神秘的面纱。

大唐王朝建立后将天下分为三百六十州,贞观年间,建立播州。

播州,地势险峻,人迹罕至,多是安抚招纳少数民族聚居之处,历来被视为蛮夷之地。

唐懿宗时期,本是玄宗为了制约吐蕃而扶持建立的云南少数民族联盟南诏居然建权立国,入侵大唐王朝。

经历安史之乱的唐王朝又遇裘甫、庞勋农民起义,便无暇顾及远在边陲的南诏叛乱。

十年时间,南诏越发狂妄,皇帝蒙世隆更是亲率精兵大举侵犯大唐,直指锦州,也就是现在的成都。

唐僖宗时期,下诏书招募天下精兵收复播州讨伐叛贼,一时间天下群雄纷纷向播州挺进,大战全线爆发。

杨家始祖杨端心怀天下,为国分忧,倾家之财打造精良武器,举族中精锐将领,亲领“八姓”家族亲兵出征播州!

赵忠便是其中一族“赵”氏亲兵。

入播后,杨端在高耸入云,巍峨千米,易守难攻的高遥山安营扎寨。

很快!由杨端率领的精锐之师便在与南诏精锐罗闽部族的首战中大获全胜!

捷报传来,之前入播平乱却屡屡受挫的其他义军士气大振,纷纷加入杨端的军队,并共同推举杨端为统帅。

后又与当地因南诏入侵躲避战乱迁入深山的黄、蒋、臾三大仡佬族歃血为盟。

在杨端的指挥下,义军越战越勇,捷报连连,最终在高遥山下的罗闽河全歼敌方精锐,南诏全面撤出播州,不敢来犯。

唐王大喜,特许杨端氏族永守播州,册封杨端为“播州侯”。

为复兴播州,杨端亲自走访四方,结识会盟周边各族并搜寻因战乱流离失守的当地夷人学习汉族文化,复耕开荒,种田畜牧,大兴水利,休养生息。

朱温篡唐后,中原经历了五代十国的纷乱变革,中原大地战火笼罩,各地群雄割据,天下大乱。

南诏也趁机再乱播州,重燃战火!

为化解民族矛盾,保留汉唐血脉,延续杨氏一族香火,久卧病榻的杨端决定于当地夷族血脉相融。

为保宗族血脉和播州子民,杨家几代先祖先后战死沙场,历经百年拼杀终统一播州全境。

北宋时期,谨遵仙人“不忘出身”遗训的杨氏家族重新复归失去交往二百余年的中原政权。

宋徽宗赵佶册封其为播州安抚使,世袭永镇播州。

南宋年间,蒙古大汗窝阔台大举侵宋,十万南宋守军节节败退,溃不成军,蒙古铁骑兵团势如破竹,一路攻城拔寨,所到之处哀鸿遍野。

最终,宋军残部被蒙古大军围困于青野原。

在此危急存亡之秋,杨氏第十四代领主杨价亲率数万军士驰援青野原。

面对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向来以“只可战死不可战败”为军魂,双手虎口处刺有“忠勇”二字的播州军凭借多年在播州群山峻岭中练就的骁勇本领正面冲锋蒙古铁骑居然不落下风,皆奋勇杀敌,奋死冲锋,解了青野原之困。

此战对于当时的南宋意义非凡,宋理宗特加封杨价位“武功大夫”,麾下亲兵赐名为“御前雄威军”。

往后数年间,御前雄威军没有辱没盛名,在与蒙古大军的交锋中功勋卓绝,顽强作战

奈何实力悬殊,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蒙古最终攻占天府之国,而忠肝义胆的杨价也于不久后病逝,一代英豪就此长辞。

见众人听得聚精会神,赵忠微微一笑,自顾抬起酒杯,将杯中烈酒一饮而尽。

赵忠长袖一挥,看着桌上的烛光,眼神渐渐迷离。

兵强马壮的蒙古铁骑虽在大宋西南角屡屡受挫,但另一支远征西亚大陆的蒙古大军却已经征服阿巴斯王朝,攻占首都巴格达,占领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之时,强大的□□世界唯一仅存埃及一个独立的政权。

就当蒙古铁骑厉兵秣马准备进攻埃及时却传来了蒙古大汉的死讯。

西征的蒙古大军统帅旭烈兀决定班师东归,协助兄长勿必烈争夺蒙古大汉之位,这才让□□世界甚至整个欧洲文明避免了一场屠杀和灾难。

其实,真正改变这一切的幕后英雄是杨氏的第十五代领主、雄威军首领杨文。

杨文早就料到蒙古大军会绕道吐蕃,攻占云南,直驱大理,从而进攻播州。

杨文决定仿效钓鱼城战役修建一座攻防一体的堡垒对抗蒙军,宋理宗当即批准杨文的奏折,派节度使吕文德赶赴播州与杨文共商修建之事,赐十万两银。

历时五年,动用了周边数州上万工匠和军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