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对于周乾给出他们标准的冶炼检测条件,朱允熥巡查速度,冶铁便是加快了许多。
每两个冶铁的炉子,都会有一个两个铁匠,五个守卫专门负责。
而这些铁匠,都有着几十年的冶炼打铁经验。
因此,他只需要大致过上几眼,主要是查看炉火这些,或者是冶炼出现什么大问题没有,就可以。
当然,每日逛一逛这些煤场和冶铁的炉子,再看上一眼这些忙碌的工匠和守兵。
眼见着江南制造总局的墙一天比一天高。
周乾心里就美滋滋的。
好的钢铁才是制造火器的第一步。
有了这些,才能想批量生产这个问题,因为,不能批量生产,那神机营没有火器可用,就会是空谈。
“见过太孙殿下,见过三皇子,见过几位大人!”
陶深在制造总局的墙没有建起来之前,他也暂时负责着两个煤场。
一天到晚,他们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基本上都是与煤场,矿场,工匠们待在一起。
讨论精铁,冶炼这些事情。
“今天的煤量,比昨天如何?”
周乾一边看着,带着朱允熥边查边随口问道。
“回太孙,今天雪停了,煤场内明显比昨天出煤多一些!大家也比昨天摔倒的次数少。”
披着羊皮棉袄的工匠,配着一张冻的紫黑发亮的脸旁,活脱脱一个老农民的模样。
郑和他们这几天冷的也发抖。
朱允熥算是体会到了出门在外的艰辛不易。
周乾看他一眼,仿佛在说,你小子当刷副本很轻松的吗。
“要是给每个工匠,工人住的场地都放入个大炉子,你觉得如何?”周乾问道。
“给每个住处放取暖火炉?”
管理工匠的陶深一愣,走过来,缓缓思索片刻,两眼不由大瞪,他满脸喜色。
“太孙殿下,可是您屋内摆放的那种取暖火炉?”
“正是!”周乾轻轻点了点头:“但是必须要注意安全,屋子暖和,你们用它烤馒头,热冷菜冷饭都可以,还可以把湿透的靴子放在上面烤干。”
“一个火炉,便可将一间屋子暖和不少,要是真能给他们取暖,那自然是极好的!”
身后的陶深连连说道,满脸期待。
“那么,从明日开始,本宫会拿图纸过来,你们便得在锻造坊内,开始做些炉子,可能会累些。”
周乾说道。
“无妨,无妨,只要我们能锻造出炉子来取暖,臣今晚可以立刻让人晚上连夜开工!”穿着棉马甲的工匠说道。
周乾轻笑一声,说道:“天黑你们还有其他的活儿,晚上要把煤场的粉末都清扫集中起来,还有要把它们加工成一种蜂窝,藕状的煤。
所以,你们白天正常安排些人手锻造炉子便可!再找木匠做打煤用的木具出来。”
蜂窝煤的前身来于汉代煤饼,它也叫型煤,很多地方称为煤球,藕煤。
用煤场浪费的煤末,碳化的锯木屑和石灰,红黄泥,木炭粉等混合,按比例在一起后,用模具加工而成。
这种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作也很方便,着火快,火力猛,还能不浪费煤场资源。
用在室内取暖的封闭铁炉里,十分不错。
“可是太孙,这种取暖的铁炉,得需要五百三十八个铁炉,如果仅仅依靠少数人白天锻造,那么我们恐怕锻造的很慢。”
几个铁匠看了朱允熥送来周乾画的铁炉图纸,和铁皮管说道,而且尽量还要缝隙严密些。
“那就立刻写信,请皇爷爷或者我爹,让他们给工部下令,帮忙一起锻造好送来!”周乾说道。
“大哥,按照皇爷爷性格,你得亲自回去一趟。”
“不用,写个信给他。”
这冬天还有几个月,工匠每天晚上冷的睡不着。
谁知,两天后,周乾就被那天的话打脸了。
朱元璋说,如果周乾不亲自回去看看他,他就不许工部帮忙。
无奈下,周乾只好将事情交给朱允熥,顺便跟着阮宜良她们,连夜带着锦衣卫,从凤阳赶回京城。
……………………
“嗯?”
乾清宫内,朱元璋自己还没反应过来,周乾便过去,给他身上披了一件衣服。
愣了片刻,连忙说道:“此事,皇爷爷可要帮雄英,必须尽力而为!”
朱元璋一惊,怔怔的看了眼朱标和朱橚,十分惊诧,他们两个跟着大孙子一起来当说客?
“皇爷爷,这才让你做三百五十多个大铁炉啊,剩下的都交给凤阳府和太平府的铁匠去做炉子,你竟然如此推脱?”
“雄英,这事,并非咱不愿让工部去帮忙,而是几百个大铁炉需要的铁太多,你让咱在十天之内,还要找需要的铁,还要制作出来,咱也没把握如期给你完成!”
朱元璋轻叹一声。随后他继续解释道:“三百多个铁炉子,要是再加上那么多的铁筒材料,咱们给大明的将士都都能锻造兵器。
咱知道工匠辛苦,但是咱觉得不划算,你能确定那个炉子就能取暖?咱为啥觉得碳盆就挺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