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造纸,华夏人民对于造纸术的掌握那可真是历史悠久,自西汉时期开始古人便已经掌握了造纸的基本方法,后又经过历代改良,造纸工艺也更为先进,原材料的选择范围也扩大了许多,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雨网等作为造纸的原材料,其中用植物纤维造出的纸张最具影响力,传承了上千年。 虽然造纸的原料有麻类、桑皮、藤皮、木芙蓉皮等等,但是姜禾还是从中选择了竹作为原料,一方面是麻类还有其他的几种植物姜禾至今还未发现,另一方面则是她们部落有现成的竹林可以利用,定好原材料,姜禾便开始百度用竹造纸的方法。 【竹类古法造纸】 1.斩竹漂塘 砍新生竹,放入池塘浸泡多日,利用微生物分解竹皮。 2.煮徨足火 将泡好的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碱液一道蒸煮一段时间。 3.荡料入帘 取蒸煮后的竹子放入石臼中舂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如稀泥。 4.覆帘压纸 将捞过纸浆的竹帘挤压形成湿纸。 5.透火焙干 将湿纸晾干或晒干,揭下即成。 接着姜禾又查找了一些更为详细的资料,大致清楚古法造纸的步骤,便准备开始制作纸张了。 首先是原材料的选择,虽然确定了要用竹子造纸,但是姜禾还是准备找来几种不同的竹子试验一下,看一看哪种竹子更适合造纸。 造纸所用到的,其实就是竹子中的植物纤维,只要能够去除纤维间的胶质,将表皮去除,便能用来做纸浆了。 但是不说兽人大陆其他地方的竹子,光是姜禾她们部落周围生长的竹子,各个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需要的浸泡时间也各不相同,有的甚至需要浸泡四五个月,到那时候寒冬都要来了,根本无法制作纸张,所以姜禾希望能在各种各样的竹子中寻找到一种能用较短时间浸泡出植物纤维的,这样她就能更快的造出纸张,糊在窗户上了。 姜禾将几种不同的竹子都找来试了试,在几种竹子中选出了最容易被浸泡出纤维的玉英竹作为原料。 接着便是准备造纸的工具与水塘了,上次为了踩泥在河边围了一个水塘,这次姜禾准备另选一处地址再挖出一个水塘,然后将河中的水引入水塘。 至于工具,姜禾找族人编织了几张细密的竹帘,竹条与竹条之间的孔洞可以透过水流,再用木头制作一个纸槽用来盛放纸浆,又备下了两块压榨板,工具便准备的差不多了。 材料与工具都准备好,便可以制纸了。 “杀青”这词前世很常见,但是许多人都不知道它最早就是因斩竹作为造纸原料而得名。 姜泽找了几个人一同上山砍竹,将一年生的玉英竹砍下来拉下山,再将砍好的玉英竹截断后放入水塘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的差不多后,姜泽再将玉英竹捞出放在地上,接着用力捶洗,使玉英竹玉白色的表皮脱落,让木材软化。 软化好玉英竹,下一步就是脱胶了,脱胶需要先准备碱液,一般的碱液有石灰水与草木灰水,姜禾现在草木灰与石灰都有,便对比了一番两种灰水的脱胶效果,最后选择了效果更加出众的草木灰水。 姜禾将准备好的草木灰水拌入玉英竹中,再浸入徨桶中蒸煮一段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蒸煮,碱液将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去除,再将玉英竹放入清水池中漂洗,如此反复几次,玉英竹中的纤维逐渐被分解。 接下来便是将煮烂的玉英竹放在石?里用力舂成泥状,再在舂好的玉英竹泥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纤维彻底分离并且浸透水分,形成纸浆,再将纸浆倒入纸槽中。 将纸浆做好,下一步就是抄纸了。 这一步可以说是最费力的了,姜禾试了一下无奈放弃,这不是她现在这具幼小的身体能够完成的。 抄纸需要用细帘在纸浆中滤取,将水分过滤掉,使得纸纤维在竹帘上形成一层纸膜。 抄纸是需要凭借感觉进行的,抄的太轻会使得纸过于薄,而抄的太重又会将纸弄得太厚,姜泽也是试了几次才找到手感。 姜泽站在纸槽旁重复着舀水,抬起竹帘一系列动作,姜禾看着都担心会累到自己阿爹,归嫄也说换她来让姜泽休息一会儿。 姜泽只是举了举20斤左右的竹帘,看似很轻松地安慰归嫄母女俩,“没事儿,这才多点重量,累不到我。” 下一个步骤是要将捞过纸浆的竹帘倒铺在压榨板上,再小心地移开竹帘,让纸膜自然地落在板上,姜泽放好一张紧接着就去捞取下一张,慢慢的压榨板上堆叠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