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时候出城的?”
杜荷茫然地说:“每年都出城啊。”
杜构无语地看了自家傻弟弟一眼,替他回答:“上巳、清明、端午、重阳这些节日,家里会出城热闹一番。”
杜荷回想片刻,点头:“今年的上巳节我还去曲江池玩了,非常非常好玩……”
孔颖达:“……”
杜构在杜荷脑门上敲了一下:“少说几句吧你。”
杜荷捂着脑袋悲愤道:“我做错什么了,你凭什么打我?”
孔颖达冷哼一声:“我看你们是该出来一趟,好好看看外面到底是什么样子!”
杜荷就算再傻也知道孔颖达生气了,脖子一缩不敢说话。
李承乾仰着小脸问:“孔先生,不过节时城外是什么样子呀?”
孔颖达道:“到了城外你们自己看,到时候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马车一路往西,在城门处停了一下,李承乾从车窗里探出小脑袋,使劲仰头看城门,惊叹道:“好高的城门啊。”
再看来来往往的人,和进出城长长的队伍:“好多好多人啊。”
杜荷也扒在窗边往外看:“上巳节的时候人比这多多了,我家排了好久的队。”
“那我们也要排队吗?”李承乾挠挠头,“我答应阿娘天黑之前回去的。”
杜构笑道:“王府的车架自然不用排队。”
果然,这话落下没多久,他们的马车就被放行了。出了高高的城门,外面便是完全不一样的天地。李承乾几个一直趴在车窗上往外看,碰到有人看他们,他和杜荷还会跟人家挥挥手。
直到路上行人越来越少,路也越来越颠簸,几人才怏怏地缩回马车。
孔颖达问:“现在说说吧,你们看到的城外是什么样的?”
杜荷闷闷不乐:“跟我以前见到的不一样,一点都不好玩!为什么会这样?”
“过节肯定比平时热闹呀!我有个朋友跟我说,上巳节那天,长安城所有人都会去城外,卖东西的也会去,今年上巳节我还想让阿耶帮我卖魔方呢!”虽然后来知道李世民是糊弄他的。
李承乾同情地看着杜荷:“平时大家都不出城,所以城外就不热闹啦。”
孔颖达点头,正是这个道理。
苏琛道:“城外的人很穷,他们大部分面黄肌瘦,平时肯定吃不饱,衣服也很破旧,很多人担着货物卖东西,他们应该走了很远的路,还没吃午饭,但都舍不得买点吃的。”
孔颖达看向李承乾:“大郎君觉得苏琛说得对吗?”
李承乾点点头,有点难过地说:“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唐的百姓才能吃饱饭。”
他有时候犯错被罚不许吃饭,或者自己贪玩错过饭点,就会觉得肚子好饿好饿,比挨打还要难受。偶尔一回他都很难受,更别说天天饿肚子的那些人了。
“大郎君有慈悲之心是好事。他们确实困苦,但这个时辰不吃饭却不是因为节俭,”孔颖达向他们解释,“穷家富路,百姓家里再穷,也会给出门的人带口粮。他们不吃饭是因为还不到饭点。”
啊?
几个小孩都迷茫了:“先生的意思是,他们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已经吃了午饭?”
孔颖达摇头:“普通百姓与我们不一样,他们大多一日两餐,上午巳时用早膳,下午申时用晚膳。”
杜荷捂住肚子,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他们不饿吗?”
他每天三顿饭都很容易饿,中间还要吃很多点心零嘴。
“正是为了少挨饿才这么吃,粮食多自然想怎么吃便怎么吃,粮食少便只能精打细算,想法子让肚子不那么难受,让家人能够活下去。”
车内几人都有点沉默。孔颖达又问杜构:“你有什么看法?”
杜构想了想:“我觉得今年的流民比之前多,我听阿娘说,施粥的人家比往年更多,但还是供不应求,是不是哪里又遭灾了?”
孔颖达赞赏道:“你倒是敏锐,北边今年雨水不丰,粮食都减产了。”
此言一出,杜构更沉默了,李承乾和杜荷小声叹气,即便他们年纪小,也知道粮食减产是大大的坏事。
孔颖达没往深处说,又转回原来的问题:“大郎君头一回出城,还有别的看法吗?”
李承乾认真道:“我觉得路太破了,震得我脑袋疼,马车速度也很慢,这么点路就要走好久。”
孔颖达压下心中的失望,板着脸说:“待郎君长大些便可学骑马,那时出行便方便多了。”
“可是骑马不能运东西呀。”李承乾托着腮帮道,“如果路都变得平坦宽敞,车速度快还能带很多东西,那些阿翁就不用挑着担子来卖东西了,也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在路上,他们可以在家里多准备点货物,一趟多卖点钱。”
孔颖达一愣。
李承乾继续道:“南方的东西可以卖到北边,西边的东西可以卖到东边,大家不就变富有了吗?现在效率太低了。”
原来李承乾是这么想的!
孔颖达松了口气,说不好是因为李承乾没他想的不堪,还是庆幸刚才没有开口劝诫,否则这会儿就该尴尬了。
他点头道:“郎君说得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