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时文轶事倒没什么好说的,只是中规中矩的刊登了一些官府发布的事情,例如悬赏江洋大盗,缉捕犯罪潜逃人员,粮价涨跌,和各县城一些比较离奇的桃色新闻一类。施黎还在这一板块专门开辟了一个小块面,写一些简单的医病常识。这也是得了周喜的提醒,这个年代还有许多人不知道一些最简单的疾病常识,讳疾忌医、病急乱投医都属正常。杂志的定价非常低,一般的平头百姓也能消费得起,虽然不见得能有多大作用,但增加这么一个小小版面也是惠而不费的好事。 诗词精选就更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开放这么一个板块,丰富内容罢了。杂志的最后一页,施黎给自家打了个广告,欢迎所有人踊跃投稿,并言明待遇丰厚,版权独有,名誉加身,巴拉巴拉一顿夸大言辞的胡吹,希望能由此招揽一些新鲜血液。 养文手这事,走精品路线是很难的,只好广撒网,多敛鱼,择优而从之了。 墨痕书斋在昌运、舵组、景山的分店都在同一天开业,昌运是施黎主持,赵长安和其母赵仙稼则分别去了舵组和景山。开业那天昌运府城堪称人山人海,施黎前期的宣传总算没有白费,聊斋的大名也确实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戏剧和说书也分别招揽了不少不同阶层的人前来一探究竟。 当然了施黎还请了不少托…… “这就是聊斋?” “嗨,您是搁哪儿来的,这都没看过?” “倒是看过,不过是莲香书铺买的。” “那都不是正经的,看聊斋就得认准墨痕。” “这有什么不同?” “什么不同,不同的地方大了去了,就说吃饭吧,您总不喜欢吃人家吃剩下的,这看书也一样,聊斋是墨痕出的书,去别家买慢不说,和捡别人剩饭吃有什么两样?” “这道理恕我不能苟同了,都是书,分什么高下?” “那自然是有高有低,偷人家的书印了贩卖,稍讲究的人都看不起。” “可……向来都是如此。” “向来如此就对吗?” “这……” …………………………………… “这什么杂刊是什么刊?” “哎哟这您就不知道了,这是墨痕书斋独一份,听闻里面有比聊斋还好看的小说呢?” “真的假的?” “真的假的,你买一本回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反正我信墨痕,它们家的东西和别人家的不一样,你瞧这书,光看面儿就不同凡响!” “确实挺漂亮……” “也就八十文,这么便宜的书哪儿找去!哎哟,您看,这还抢起来了,不说了……您是没见过在扶峰抢聊斋那阵仗,那是打破脑袋也抢不着,我先去了,不说了,不说了!” “诶,这……同去同去!” 事实证明,再好的东西,找点托也有相当有用处,《墨痕杂刊》不到半日就销售一空,即使施黎早有预料,这样火热的状况也让她吃惊,聊斋和其画本也卖了不少,连带得书肆里摆着充当门面的其他书籍也走了一波销量。虽然还没回去数钱,施黎已经知道,这又得赚上一大笔。 舵组和景山的状况也和昌运这边差不多,只是县城的购买力毕竟比不上府城,销量上就差不少,直到下午时分,才基本售空。即便如此,赵仙稼和赵长安已是喜不自禁,一部聊斋可以说运气使然,这次的杂刊算是让母女二人彻底认同了施黎的能力。 这简直是只会下金蛋的母鸡,赵仙稼心里火热的同时,又可惜施黎早婚,不然倒可以让她的儿子和施黎结亲,成了亲家,就不担心施黎会被别家挖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