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是大力搞建设! 还是那位大侄子先起头:“为了战事百姓已经担惊受怕许久,夜里不敢出门,如今也该放松一些。何况,太平年里哪有禁着百姓不许上街的道理?若还像战时那样政策严厉,百姓会逆反的。” 宵禁是因为夜里不安全,既没有办法组织足够的巡逻力量,也没有多余的精力破案。于是干脆不让百姓上街,让歹人无处可藏、无处下手。 大侄子这一次出头获得响应者众,议论的速度疾如雷电,已经进行到讨论拆分哪一些部队编入巡逻力量。偏亲二公子的郭客至部队肯定要拆,不服大公子的赵恒部队也要拆。 这就是拆部队的两个基本原则,装都不装。 大家面面相觑,不服,但也不好驳大公子的提议。卢国公苦恼地挠一挠眉心,他不想当众驳儿子,只是说:“此事容后再议。” 大公子却不知见好就收,继续争取:“父亲当为苍生着想,天下没有欢迎开战的百姓!” 没人拦大公子,缪泠就硬着头皮上,问道:“大公子如此心系百姓,可问过百姓想不想开宵禁?问过几人?在东城问的,还是在西城问的?百姓有自己的想法,不是大公子想当然。” 大公子如果够聪明,便不应该搭理缪泠。她不是乌城的官,做不了乌城的主。 可惜大公子一直不聪明,心急地反驳道:“百姓如何不想?谁不爱自由?在自己的家乡却连上街的自由都没有,怎不气恼?战时克制配合些也就罢了,如何战争结束还拘着百姓?” “那你去问啊!”缪泠激他,“大公子问时一定要说清楚,是喜欢呆在一座有宵禁的乌城,还是愿意生活在一座平均每夜命案十多起的乌城?” 大公子:“我不是说了加强巡逻?” 缪泠:“那更厉害,既有巡逻任务,便不能日日操练。乌城被大公子建设得越好,越让人眼馋。到时候敌军攻城,军民一起玩完。” “大公子莫急,且听我算一笔账!曹孟德屠城约占人口比例一成,汉高祖屠城比例不足曹孟德十分之一,取其中间值半成如何?请问大公子,乌城人口多少?” 缪泠自问自答:“户六万五千七百二十,口十四万一千八百三十七。也就是说,军队不操练不辛苦,百姓不宵禁得自由,乌城所要付出的代价大约是七千条人命,平均到每一天不足二十。” “大公子现在就上街问吧!是愿意干脆解除宵禁承受每天命案十多起,还是愿意解除宵禁但有士兵巡逻,平日里安全但集中在一天一起死?后者死的也不多,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十几人。” 申清听出不对劲,正想阻拦,大公子已经快人快语:“就不能不死人?” 缪泠瞥一眼申清,笑得可贼:“能啊,但大公子便要推大家去死。” 这是乌城官员第一次认识到缪泠的才能,口齿伶俐、思路清晰。观点有待商榷,但至少做到博古通今,有理有据。难怪老侯爷选她做世子,确实是个人才,并非后继无人的无奈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