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人在红楼,推翻大清> 第1章 行善事积幸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行善事积幸运(1 / 3)

神京城是清朝的国都,分为内城和外城。  内城只有旗人可有居住的房舍,包括了满洲八旗、汉军八旗、蒙古八旗。  荣国府这座国公府邸便位于内城,府上的主子们皆为旗人。  府上的众多奴才,多半住在府里,也有一些住在外城或城郊。  郑兴,小名兴儿,他便是荣国府的奴才之一,且是个家生子。  他的父母都是荣国府的奴才,他便成了家生子。  只是,郑兴今年业已十四岁了,却尚未被选入荣国府当差。  郑兴只有父母,没有其他亲人,母亲江氏在荣国府当厨娘,父亲郑喜安是荣国府打杂的男仆,如今重病在床。  一家三口住在外城的一条小胡同里,租了一座小平房。  ……  ……  神京城昨日刚下过大雪,今日虽未下雪了,却也未放晴。  整座城都还遍布积雪,银装素裹的样子。  此时,身形清瘦的少年郑兴,正坐在自家租住的小平房的门槛上。  他在发着呆,想着跟穿越和金手指有关的心思……  是的,穿越!  就在几天前,他突然魂穿到了原主身上,融合了原主的记忆,成了郑兴。  他前世看过一些红楼网文,只是没想到自己竟然穿到了红楼世界。  而且,他穿的不是宁国府和荣国府的嫡系子弟,甚至不是两府的旁支子弟,竟然只是穿成了一个荣国府的家生子。  这身份委实卑贱啊!  而且,这个红楼世界的朝代竟然是清朝!  他前世看过的那些红楼网文,可没有一部的朝代背景是清朝的。  偏偏这种事被他遇到了。  倒也有合理之处。  前世很多人认为,虽说曹公在《红楼梦》里写到“无朝代年纪可考”,但这部皇皇巨著的朝代背景主要就是清朝,只是曹公不便写明罢了。  不过,这个红楼世界的清朝,跟郑兴前世的清朝有差异。  比如,虽是后金侵入中原,灭了明朝,建的清朝,却没有皇太极、顺治、康熙、雍正,当今在位的皇帝是永正帝。  比如,女子不缠足。  但清朝就是清朝,郑兴作为一个家生子,想在这么一个朝代崛起,若没有金手指,那可真真是太难了啊!  庆幸的是,他好像有金手指。  就在穿越的时候,他做了个诡异的梦,有一句话在梦里反复响了多遍:“当你看见金光的时候,便可行善事积幸运,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他将这句话反复研究了多遍,认为这应该便是他的金手指了。  这几天他花了不少时间在神京城和城郊走动,想要寻找金光,寻找行善事积幸运的机会,奈何几天下来都没能找到。  这证明了,这种机会确实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寻找,难以找到。  问题是,何时才能遇到这种机会呢?  这真是他的金手指吗?  此刻,郑兴坐在小平房的门槛上,默默想着这些心思。  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叫卖声:“卖马草唉,谁要买马草唉……”  郑兴寻声望去,看见小胡同里正走来一个老太太。  这位老太太满头银发,满脸皱纹。  她挑着一根扁担,扁担两边挂着两个大竹篓子,两个大竹篓子里堆满了马草,挺沉的,以至于扁担将她本就很矮很瘦的身子压得佝偻着。  她挑着这么沉的东西,蹒跚于布满积雪的小胡同里,还要一面走着一面叫卖,叫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沙哑,因为已经叫卖很多很多遍了。  见到这一幕的郑兴,眼睛却亮了起来。  金光!  他从这位老太太身上看见了一道金光!  “当你看见金光的时候,便可行善事积幸运,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郑兴忙站起身,走到了老太太跟前:“老人家,这么冷的天,昨日又才下过大雪,我瞧着你年龄这么大了,怎还挑着这么重的马草来卖啊?”  老太太没直接回答,问道:“哥儿买不买马草唉?”  郑兴点头:“要买的。”  老太太神色一喜:“买多少?”  郑兴看了眼两大竹篓子的马草:“你这两篓子都卖我要多少钱?”  老太太神色更喜:“五十文。”  郑兴点头:“我买了,你等一下,我回屋取钱。”  说完郑兴快步走进小平房,拿了五十文钱出来,递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开心道:“多谢哥儿了,我帮哥儿挑进你屋里去。”  “我来挑吧。”郑兴道,挑起了扁担。  他将两大篓子马草挑进了小平房,将马草都倒了出来。  扁担和两个大竹篓子自然还给了老太太。  郑兴问:“老人家,可否告诉我,你今日为何挑着马草出来卖啊?”  老太太当即讲述了起来……  可以称她为杨姥姥。  杨姥姥住在神京城城郊的一个村子。  她二十多岁的时候,已有了一儿一女,丈夫却突然病死了。  她本来有机会再嫁人,却没这么做,辛辛苦苦将一儿一女抚养长大。  她还让儿子娶了媳妇,女儿嫁了人家。  然而,当她老了,自己没什么财产了,身子又有病,儿子却不愿赡养她,让她住在一个很简陋的茅草屋,女儿也不愿赡养她。  无奈之下,她便靠卖马草养活自己,给自己治病。  今日她以区区五十文钱卖给郑兴的两大篓子马草,却让她委实很辛苦。  她需要在这寒冷的冬日,在这昨日才下过大雪的冬日,去田野采集马草。  她需要挑着马草走十里路到神京城来叫卖,而马草难卖。  她卖完马草还要挑着扁担和两个大竹篓子走十里路回村。  郑兴听完杨姥姥的讲述,心中生出了悲悯。  他知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