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章 雒阳(1 / 2)

前往雒阳的马车上,荀彧看着自己对面正捧着一本《十二汤品》读的津津有味,时不时还提笔写写划划的潘凤,内心很是五味杂陈。  虽然知道颍川荀氏在天下士人心目当中的地位,也能够理解潘凤为什么对于暂住荀府一事显得如此配合。  但让荀彧想不明白的地方是,在多方确认过潘凤的身份无误,基本消除了他是受人指使针对荀家的可能性之后,潘凤的举动。  如果说将自己的客套当作邀请,硬赖在荀家的行为还算可以理解。  可获得在荀府自由活动的资格之后,这家伙却对自己那些名满天下的叔伯们没有表现出一点想法,不仅没有尝试让下人带路引见。甚至据服侍的下人所说,就连一次也未曾谈及。  在一众上门拜访的新晋孝廉当中,潘凤此举无疑显得十分反常。  不仅如此,这家伙还时常来打扰自己,就仿佛是印证他对于王佐之才的崇敬一般,在荀家仅仅待了一天半,除了睡觉起码有一半时间都在自己房中。  而偏偏这个明显是武夫出身的家伙,无论是与他谈论的人物和话题都十分新颖,不仅不落于下乘,时常还有惊人之语,颇切荀彧心意。眼界之旷阔,认识之深刻,即便放之颍川青年才俊之中,也称得上是出众。  若是换了旁人,遇到如此相谈甚欢的同辈之人,恐怕早就引为知己了。但荀彧不行,他这辈子注定是要成为自污保证家族继代传承的牺牲品,就注定他不能够按照自己真实的喜好去结交朋友。  可就当荀彧暗自下定决心,准备到了雒阳之后便尽可能远离潘凤,防止其闯出名声后‘连累’自己。  可现在又发现潘凤竟然抱着几本通识书本看的津津有味,甚至还时不时由于句断不明而请教自己。随即将自己所言规规矩矩的记载到书本空白之处,竟像是刚刚启蒙的稚童一般。  而在看到潘凤那潦草缺笔的字体之后,荀彧内心当中更是震惊无比,不由产生了一个极为荒谬的想法:  “莫非,自己被这样一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唬住了?”  而在他冷静下来之后,面对潘凤的再次询问,便故意讲出了一個错误的答案,但却发现潘凤还是那股恍然大悟的反应之后,荀彧内心当中竟有几分愧疚的感觉,觉得自己伤害一名青年求学好问之心。  但为了家族大义,对不起了潘兄。  在心中暗暗向潘凤致歉过后,荀彧改变了自己原本的打算。不仅放弃了要远离潘凤的念头,还准备借着潘凤对诸般事项的无知,帮助自己彻底坐稳这个‘小时了了’的名声。  “潘兄,不若我们一同识习此书如何?”荀彧突然坐到潘凤那侧,拿起潘凤此前购置的一本《戴圣礼传》对着潘凤说道。  面对荀彧突然热情起来的态度,潘凤自然十分欣喜,对于这位韬略与内政俱佳的顶级人才,他自然是想要打好关系的。  而且几日相处下来,他已经大致摸清了荀彧的脾气秉性确实是如历史上那个‘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的谦谦君子。只是不知为何,荀彧似乎面对他人的称赞时显得很是别扭。  “一定是荀家怕年少成名的他养成了骄傲自大的性格,这些年来一直压制他的性格。只是压制到这种程度,似乎有点过火了。反正荀彧已经要出仕了,不如让我先帮他适应一下。”  同时根据徐庶牵招二人的提醒,潘凤也得知了荀彧恐怕修行的是荀氏秘传之一的《赋辞》,练到高深境界时,有悄然间影响他人情绪的效果。但经过潘凤试验,只要心中事先有所防备,说话前先过一遍脑子,荀彧还对他造不成太大的影响。  而经过潘凤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发现可以借助荀彧的能力来坚定自己学习的念头。这才有了如今二人共乘一车的景象。  而在二人一个敢教,一个敢学的情况之下,颍川到雒阳的半日路程很快就过去了。  雒阳,汉帝国的国都,壮阔而庄严。作为天下唯一配使九九规格的帝都,超过八十丈的城墙以巨大的玄武岩凝铸而成,玄墨一般的城墙有如一道横亘在地平线上的山岭一般,像是天子与庶民之间高不可攀的差距,让人看不到一丝一毫的希望。  而即便是以荀家的地位,在进入雒阳之时,虽然不必如庶民一般接受彻底的盘查,但也必须下车步行,以表示对皇权的敬畏之心。  而和潘凤以前待过的那些城市不同,即便是雒阳一个寻常的门卫,实力竟也都有虎士水准。与荀家车夫接洽的卫兵首领,更是有着专门的职位,叫做城门校尉。不仅有着明显的气血盈身之感,身上甲具武器,更是传递出一种明显的危险气息,明显不是凡品。  简单确认过荀彧潘凤等人的身份,城门校尉给几人放了行。  而走过城门下长长的甬道之后,映入潘凤眼帘的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的繁华景象。  虽然前一世已经见识过繁华都市的景象,但潘凤还是为雒阳城当中的恢宏气派着实吃了一惊。虽然建筑密度和车马速度远不及前世,但和前世仿佛复制粘贴的高楼大厦不同,雒阳城中几乎见不到雷同的建筑,廊檐斗拱各有思巧,但不变的却是那种宏伟和瑰丽之感。  更令潘凤感到惊奇的是,就在不远处的一条街道上,一辆结构异常精细的庞大水车正沿街而行,播撒着水雾清洗着街道。  “这是……洒水车?”  潘凤彻底惊了,他虽然知道这个时代有机关之术,也曾经亲自使用过城防器械,但却没想到已经有洒水车这种民用的器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