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武侠修真>遮天:林佳证道行> 第五章 成仙地地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章 成仙地地图(1 / 2)

“铮铮……”  前方阵阵剑鸣传来,被光幕挡下。只见一块石壁挡住去路,上面刻满了剑痕,铿锵之音散出,像是有绝代高手在击剑,自上古传来。  “磨剑石!”  大圣赤松子磨剑的石头,即便过去数以万年也能听到剑鸣,这融入了赤松子的剑意,是感悟剑意的一块瑰宝。  林佳将这块石头挖了下来,收入内世界,让天道参悟剑意,提升剑道法则,增加御敌手段。  不久后,林佳进入到一片广阔的地下地宫中,感觉阴风扑面,刚一抬头就见到一只大蝙蝠向她冲了下来。  “噗”  林佳身上一道神纹飞出,如同锁链一样将这只生灵绑住,一剑斩下,用合金打造的剑竟然没有杀死它。  用神力加持长剑才穿透血肉之躯,血光迸溅,当场将这只生灵成了两半,足有两米多长。  “呕……”  林佳前世今生连鸡都没有杀过一只,如今亲手杀死蝙蝠妖,鲜血淋漓惨状让她吐了一地。  只是自从踏上修行之路,肯定会有杀戮,先用这只蝙蝠练练历练一下。  过了好一会儿,林佳终于缓过劲了,面对敌人她也能下去手了。  林佳走到这层地宫尽头,又现出白玉石阶,继续通向地下深处,像是一步一步接近传说中的洞府,工程浩大。  而在这个过程中,她再次斩杀了数十只蝙蝠,都长达两三米,形体骇人,犹如鬼怪。  她继续前行,向里走去,蓦地感受到了森然的寒意,有一道道剑光如匹练一样纵横劈斩,金、赤、紫、蓝等各色飞剑裂空。  远远的还未靠近,她面前的光幕就生出一层涟漪,林佳知道这是大圣赤松子的剑意。  其中一道赤剑光华最盛,不过巴掌大,在地府中飞旋,舞动个不停,其它紫色、蓝色、金色的飞剑相随,劈裂虚空。  还好赤松子大圣并未留任何机关,也没有杀意,不然如今的林佳根本进不来。  这是一个练剑的石室,墙壁上挂着七个巴掌长的剑鞘,只是简单的兽皮,破烂的都快化成灰了,林佳小心翼翼地将剑鞘和空中的剑光收入内世界,让天道参悟剑道。  这些都是无价之宝,通过内蕴的恐怖剑意,可以解析出赤松子大圣的无上御剑之术。  走过这间石室,她进入一片烈焰腾腾之地,一片火海挡在了前方,温度可怕吓人,竟然是太阳精火。  世界树分出一条根须进入火海,将太阳精火吸入体内世界,引入太阳之中,一下子太阳就凝实许多,世界中的太阳之道和火之道也提升了。  火海消失,前方有一口棺椁被一条古藤缠绕着,这就是原文中的火葬棺,需要太阳精华还有一株以圣人精血培养起来的火藤。  那株古藤活了数千年,叶子如赤金,扎根在太阳精火中,汲取太阳火精的养分,靠此生长,称得上是一种近乎梦幻般的灵藤,是用来炼器铸兵的瑰宝。  火藤的种子非常稀少,尤其是可扎根太阳精火中的,就更如凤毛麟角一样了。  它每一片叶子触之都铿锵作响,如虬龙一样的粗藤缠绕着古棺,将其举在半空中。  林佳注意到了棺旁的有一块碑,以青铜铸成的,非常的沉重与厚实,上面有一些古字,是钟鼎文。  自从恢复记忆以来,林佳一直在充实自己,读佛经、诵道藏,出入各大图书馆,阅读孤本,学习各种古代文字。  她认出了上面的古字,果然和原文中一样,是上古一位赫赫有名的强者,大圣赤松子的古墓。  林佳将火藤和棺材一并收入内世界,将古墓中的玉器、编钟、石刻等等都完整的搜刮一空,准备一部分放入她的古玩店里,一部分捐给国家博物馆,随后就离开了古墓。  此时,她坐在八岭山的一株古树下,一部分心神沉入内世界中,和天道分身对立而坐。  “铮铮……”  火藤浑体发光,鲜艳如赤霞,每一片叶子都似血色的神金,轻轻一碰铮铮作响,且锋锐无比,能割开精铁。  其株体能有水桶粗,如一条血色的真龙蛰伏,苍劲而有力,盘旋四十九道弯,其中一道牢牢的将棺椁缠绕,举在半空。  它是大圣赤松子亲手栽种的,有一种强大的灵性,浸泡过大圣精血,是护棺精灵,能将半圣都杀死。  世界树的威压落在火藤上,它赤红的叶片飒飒摇晃,枝桠等舒展开来,棺椁缓缓落在地上。  林佳小心的推开棺盖,传出一种神秘的道纹波动,露出棺内的景象,她向内望去。  赤松子已然死去了,在这里化道,只有棺底留下一个人形印记,血肉与道骨化了个干干净净。  在那化道的人形痕迹旁边,有七柄巴掌长的古剑已成尘埃,同赤松子一起化净了,没有留下一点碎片。  林佳将棺中唯一的器物——玉匣,郑重的捧了出来。  又对棺椁拜了一拜,这是对先贤的尊重。  将棺盖推回原位,严丝合缝,那株火藤立时自动缠绕了上来,重新将其举在半空中。  那株火藤可以作为一个底牌,关键时刻用来保命。  林佳打开玉匣,里面只有一枚骨片,毫不起眼,没有光泽,很是暗淡。  天道解析之后,发现四个古字:成仙契机。还有一副地图,即九副成仙地地图之一。  将地图记下,林佳离开了八岭山,住进了她在市里的一座别墅。  暗中将编钟、石刻等古代文物捐给了国家博物馆。这一批文物美轮美奂,都是无价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轰动了整个考古界。  ……  庐山  许多人识得庐山都是从李白的《望庐山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