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阿巴泰的消息?”
本土的战事不利,皇太极问起了另一支派去草原作战的大军情况。
“回万岁爷,草原那边已经有几日没有新消息传回来了,上一次传回消息已经是三日前了。”侍卫恭敬的回答道。
闻言的皇太极仰头看了看大殿的顶部,自语道:“是啊,上次阿巴泰传回消息说是战事不顺,也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说话时,心中充满了担忧。
如果说留在盛京的两黄旗兵马是他这个皇帝能够如臂驱使的精锐之师,那么派去草原作战的清军是大清的精锐之师。
“万岁爷您又开始担心草原上的战事了!”侍卫关切的询问道。
皇太极轻叹了口气,道:“阿巴泰他们走了这么久都没有好消息传回来,朕实在是担心呀!”
“联军有那么多人,虎贼就算是有些能耐,也不可能挡得住联军的攻势,何况虎贼擅长的火炮,联军也带了不少,没有火器的优势,虎贼也就那么回事,相信不久后就会有好消息送回来。”侍卫宽慰起皇太极。
罗刹人送来的那些炮,旁人或许不清楚,他们这些宫中的侍卫却多次陪皇上一同去光临过,知道罗刹人的炮的厉害。
很多侍卫都认为有了罗刹人的炮,虎字旗的炮再厉害也不可能强过罗刹人的那些炮。
“但愿吧!”皇太极随口应付了一句。
最近他的日子并不好过。
哪怕他贵为大清帝王,可随着在虎字旗手中屡屡吃亏,如今更是快要被虎字旗大军逼到大清的都城下。
已经开始有人不少对他这个帝王不满的人在暗中串联,毕竟他自打登上汗位,就开始削弱各旗旗主的实力,并往各旗里掺沙子。
早已惹得很多大小旗主对他不满了,只是碍于他这个帝王的威势,才不得不暂时压下这种不满。
以前所有人都服从他这个帝王的安排,是因为他能够给大清带来足够多的利益,让下面那些对他不满的人也能吃的满嘴流油。
如今却不一样了,在虎字旗一次次逼迫下,大清几乎很难再从外部获得太多好处,这让内部开始出现不稳。
他人虽然一直都在盛京,但盛京外的其它地方,他深知情况不是很乐观,尤其是为了阿巴泰那支清军,大清几乎抽干了最后的底蕴,让很多被安抚下来没几年的汉民再次出逃亡之事。
可为了对付虎字旗,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这么做。
只要阿巴泰能够在草原上打赢与虎字旗的这一仗,就可以扭转大清当前的颓势,不管现在逃走多少汉民,将来都可以成倍成倍的抓回来更多的汉民。
一旦草原上的战事失利,皇太极清楚,必然会动摇他这个大清帝王的位置,暗中那些对他不满之人一定会发难。
所以哪怕虎字旗的兵马出现在了辽阳城的城下,他也没想过把阿巴泰那支大军召回来。
他需要阿巴泰为大清扭转局势,为他这个大清帝王重新树立威严。
草原上,阿巴泰率领大军艰难的前行。
之所以是艰难前行,是因为清军自打出了插汉河套,便不断地遭受小股骑兵的袭扰。
这种小规模骑兵的袭扰,令他十分难受。
因为来袭扰的小股骑兵数量不多,而且是占到便宜就跑,没有便宜就不动手,每次都是挑清军防备松懈的时候动手。
哪怕清军设伏反击,取得的效果也不大。
这种情况在进入哈喇河套以后,次数变得越发频繁。
而且来袭扰清军的都是熟悉这一片草原的蒙古人,就算袭扰失败,也可以顺利的逃走,落入清军手中的人却很少。
清军一走来,无时无刻都要防备这种小股骑兵的偷袭,哪怕联军那边几次派人来催促,他也不敢放开了赶路。
即便如此,从插汉河套开始,一直到官山,清军死伤近两千人。
因为满八旗的兵马走在队伍中间,被保护的好,反倒没有多少人被这些小股骑兵袭扰,而队伍后面随行的汉兵和追击这些小股骑兵的蒙古兵,死伤较多。
清军与联军约定的汇合地是丰州。
丰州距离青城已经很近。
阿巴泰率领大军达到丰州的时候,联军早已等候在丰州这里。
不过,大军是在丰州城外,因为丰州城内有一支虎字旗的大队驻守,而且因为距离青城很近的原因,联军想要攻打丰州,立刻就会遭受到青城方向的虎字旗兵马从后方袭扰。
草原适合骑兵驰骋,草原上设立的第三战区拥有虎字旗最多的骑兵。
在骑兵数量上,哪怕驻扎在京师的第一战区都无法和第三战区相比。
第三战区不仅有虎字旗最早的一批铁甲骑兵,还有后面加入进来的蒙古骑兵。
因为蒙古人更擅长弓箭,所以虎字旗专门打造了一批弓箭配备给这些蒙古骑兵,增强这些蒙古骑兵的战斗力。
清军中虽然也有一批来自科尔沁等部的蒙古骑兵,但大清连自己都顾不过来,根本不可能给这些只能算是盟友的蒙古兵准备大批量的兵甲。
而且精铁这类战备资源,大清更是无法和虎字旗相比。
曾经像乞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