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老苏家的秧苗终于全都插下去了,而野菜也挖不到什么了,于是挖菜四人组又恢复成了三人,每天的行程换成了赶着鸡鸭鹅上山吃虫子,顺便捡木柴回去。一同上山的还有苏青鸢小姑奶奶,不过这小姑娘不是去赶鸭子赶鸡的,而是去挖草捉虫的。而进城卖包子的人就换成了齐老太、四郎、五郎、七郎。
这日苏青鸢正在捡鸡蛋呢,里正找到家里来了。
“里正爷爷,您怎么来啦!里正爷爷快往里面坐!”
青鸢笑着从鸡棚中跑出来招呼里正。
里正年纪比村长小些,和蔼的回道:“我来找你你爹商量点事儿,你爹在家吗?”
“在的。”
家里人听到小姑娘与里正说话的声音都走了出来。
里正被老苏家一家人团团围住,热情的招呼到正堂坐下,两边都客套说了几句,里正便问道。
“大眼可想过支个棚子卖包子?”
“支棚子?”
“是啊,你看咱们这包子每日都卖不少,不管是吃过的还是没吃过的,哪个不想买两个。咱们现在只卖早晨那么一会儿,不到中午就卖完了,这进城的人又不是只早晨那一会儿的,下午那些咱们都赶不上趟,所以我想着啊,咱们在城门口租个小摊位,边蒸边卖,你觉着怎么样?”
里正这话虽问的是苏老汉,可眼睛看的却是齐老太。他清楚,齐老太才是这家当家做主的。这小老太太可跟别的老太太不一样,又大方又决绝,做主意那是一点儿不打磕儿。这不,自从齐老太来了他们家都会想着做点小买卖赚钱了。
齐老太自然感受到了里正的眼神,不过她没回应,仔细思考起来支棚子的利弊。
支个棚子就代表每月要缴租金了,还要有人一直看铺子,而且农忙时不能停,停了就代表租金白扔了。
齐老太看看眼前这些娃娃,下定决心,干!
咱闺女生了这么多男娃也不是白生的,总要用起来!
以后苏老汉就不下地了,只负责去蒸包子。有了摊子那卖包子也用不了这么多人,自家出一个,里正家再出一个就妥妥的了。
苏老汉先看看媳妇,再看看老岳母开口问道:“那要是支个摊子...”
“这你放心,还是照原来说的办。菜、肉这些做包子的原料我家负责,你家负责人力,也就是蒸包子。赚的银钱还是对半分。只不过就是多出来一个摊子的租金。这个我打听过了,城门口摊子的租金一个月是五两银。我想着这五两咱们两家平分。你看呢?”
苏老汉再看看媳妇,然后再看看老岳母。
“那个里正,你知道我家现在的情况,这事儿对于我家来说也不是个小事儿,等我们商量商量,明天给你回信儿你看行吗?”
其实苏老汉是想说过两天再回信的,可这不是怕里正着急嘛,就约着明日回信儿。
里正笑呵呵道:“那是自然,那我就回去等消息了。”
里正笑着被老苏家送出门上了骡车,说了两句就让车夫赶着骡车回村了。
车夫走出去老远才问出心中的疑惑。
“老爷,咱家也不缺这点银两,怎么非要同他家一同做生意呀?”
里正意味深长道:“他家老太太是个能耐人啊!”
车夫不明白,他看着齐老太就是嘴巴会说了些,其他的跟别的齐老太没区别啊。
里正不再言语,坐在骡车前边腿脚自然耷拉着,时不时翘起来一下。这说明里正老头儿很开心呀!
苏老汉等众人回屋后便也进了屋。
不等他开口尹氏就道:“我觉得支个摊子不是不行。”
众人看向尹氏,尹氏继续道:“如今咱们只早晨卖包子就能赚二百文,若是将卖包子的时间拉长,那么一天下来至少翻三番,也就是六百文钱。”
这次齐老太对于闺女儿的看法表示很满意。
嗯!是自己那个好闺女回来了!
苏青鸢此时正闭着眼睛看自己的积分呢,她见家里的摊子越铺越大,自己也要行动起来才行。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她积分已经两万八千了。
今日收录的积分怎么还没到账,她焦急地一会儿进去看一眼,一会儿进去看一眼。
苏老汉看向齐老太。
齐老太满意的点着头。
“穗儿说的不错,支个摊子虽说有租金,但咱们的收益也是翻倍的,多出来的收益总比租金多得多呢。只是地里这些活女婿你就干不了了。”
苏大郎几个小子忙表示他们可以。
这么大的事就在三言两语间决定了。
第二日苏老汉便去隔壁村寻里正了,而家里也开始张罗支摊子的一众事宜了。
买油布,万一刮风下雨也有个遮盖不是?
买铁锅,既然要出去支摊子,那家里的釜肯定是不能用了,干脆在摊子那垒个灶,以后用铁锅蒸包子。
就这还出了件趣事。
铁锅买回来的那天,苏老汉便用铁锅做了回饭。
这香的,可比用釜做饭想多了,于是青鸢还闹着要家里再添个铁锅,不要釜了呢。她那日怎么说的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