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极殿内,文武百官位列两班,正中央的龙椅上,赫然坐着大明皇帝朱由检。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站在崇祯旁边的大太监,高喝一声。
大太监说完过了一会儿,愣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事儿的。
不是大明欣欣向荣,而是没人敢轻易说话。
朝堂党争不断,谁第一个说话,就有可能被政敌抓住漏洞,然后利用这个漏洞攻击自己。
所以,他们有事也要等后面再说,与其做错,那还不如不做。
等了好一会儿,愣是没人敢站出来说话,这让崇祯的脸色有些阴沉。
内阁首辅韩爌见崇祯面色不对,又没有人出来说话,他当即出班说道。
“陛下,臣有话说!”
此话一出,殿内中的大臣们都紧紧盯着出班的韩爌,看看他想要说些什么。
“韩爱卿说!”
见有人出列,崇祯的心情略微好了一点。
“陛下,辽东传来战报,蓟辽督师袁崇焕,率兵收复了云贤镇,花头堡等军事重镇,击杀了两万后金士卒,大获全胜。”
“陛下这是前线刚传回来的战报!”
韩爌不卑不亢的把袁崇焕的战绩说了出来。并拿出了辽东传来的战报,并递了上去。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就连坐在龙椅上的崇祯,也是不自觉的挺直了身体,开始仔细翻看着辽东传来的战报。
位列两班的众大臣,开始小声议论。
“好!好!好!”
过了一会儿,崇祯仔细看完了袁崇焕发来的战报,收复失地,还杀了不少敌人,这胜利着实让崇祯感到兴奋。
自从宁锦大捷之后,辽东就再也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绩了。
这次收复一些失地,也算是再一次打响了辽东铁骑的名声。
崇祯大笑之后,众大臣也不再窃窃私语,全部低头等待着接下来的发展。
礼部侍郎袁庄,御史大夫陈清泉,兵部尚书崔成国这些人脸上却露出了紧张的神色,纷纷对了对眼神。
“韩爱卿,你且仔细说说这场战斗的细节…”
崇祯意犹未尽的看着韩爌,心情大好。
这一段时间,国内出现了大量的天灾人祸,他每天都为这些事情操心,别提有多烦躁。
而且还要面对一些流民组成的起义军,大大小小的流民组织到处都是,这让崇祯焦头烂额。
如今,平静的辽东终于传开了消息,而且还是一个好消息,崇祯自然是比较高兴的。
紧接着,韩爌就把关于辽东的详细情况说了一遍。
其中就包括魏清风善自出城攻击后金,然后牵扯海州附近的军队,袁崇焕趁机出兵,趁海州附近兵力空虚,收复了不少重镇。
要不是广宁城的阿济格突然出兵,袁崇焕说不定,会把海州城都拿下。
“太好了,袁督师此次大胜,当赏!”
崇祯十分高兴,当即下令给辽东赏银。
然而文武两班却有不少的脸色非常难看。
不过内阁首辅韩爌的内心还是欣喜的,这一件大事他准备压轴说出来的,只不过提前一些,但看到崇祯高兴的样子,韩爌还是挺欣慰的。
“陛下,臣有话说。”
就在这时,御史大夫陈清泉突然出班。
已经有人和陈清泉对过眼神,陈清泉立刻会意,接着就站了出来。
“哦?陈爱卿有何话说?”
崇祯还是蛮高兴的,并没有看出皮笑肉不笑的大臣们有什么不对。
“陛下,趁早弹劾宜城守军将军魏清风。”
关于辽东的局势,楚党也是有眼线的。
辽东出了一个异类魏清风,他们盯得更加仔细,因为上次弹劾事件,把他们自己人,大理寺卿梁平给搞下去了,东林党大获全胜。
这次又是因为魏清风,他们东林党又立大功,这让朝中各党有些不舒服。
现在辽东需要袁崇焕,再加上东林党的支持,袁崇焕是轻易搬不倒的,只有再拿这个魏清风开刀。
更何况,这次的海州出现异动,就是因为这个魏清风。
听到陈清泉的弹劾,韩爌眉头微微一皱,他感觉这一锅好汤又要被人嚯嚯了。
“魏清风?”
崇祯眉头一挑,脸色巍然不动,但没有说话。
因为上次梁平的事,崇祯了解了这个魏清风,并让人去调查,直到现在,崇祯已经对魏清风有了很大的了解。
这次袁督师的收复失地好像也有魏清风的影子,而且奏折里也写出了魏清风做出的贡献。
不过崇祯有些不明白,陈清泉他们为何要逮住一个小小的宜城守将不放。
“陈爱卿,你要弹劾他什么”
崇祯的脸色已经变了,不过脸上还是带着一丝笑意的。
“宜城守将魏清风私自招募骑兵三千人,丝毫不把大明的军纪放在眼里。各个地方都有编制,而魏清风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私自招募军队,他想干嘛?”
“而且他在宜城烧杀抢掠,抢了不少当地百姓家产,并用来充当军费开支。杀了不少百姓,当地官员对此不闻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