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实验室。
几天来研发组都在针对沈丙河的设计做论证,论证的过程充满了数据想象以及争辩,合金材料的制造设计论证,没有一个百分百确实的答案,比如,某个步骤是否对于最终成品性能有益,就只能通过经验和理论的想象来判断,经验就不用多说,全新的研究可用参考的内容太少,他们只能凭借少量的数据来说明情况。
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的,只是理论也能说出好几个花样,争论问题的时候,感觉像是在进行哲学的探讨,而不是进行合金材料的研究。
但是能看得出来的是,每个人都是全心努力的希望把设计做好,他们都是研发组的一员,真能出大成果不仅仅是代表技术的进步,也会在他们每个人的履历上,记下非常浓重的一笔。
王志芳也一样。
虽然他已经是工程院的院士,级别上已经升无可升,但也希望自己的科研履历上,出现世界最顶级的研究成果。
这次他难得和赵奕的想法一致,都觉得从沈丙河的设计上入手,是个非常不错的研发方向,因为实验已经证明沈丙河的设计非常可取。
唯一遗憾的是,他的设计只能放在背包里了。
王志芳随时都带着他的设计,他的心态也和其他人一样,都希望自己的设计能运用到实验,具体看看能制造出什么样的成品,其他人不知道的是,他还连续的对设计进行修改,考虑到沈丙河的设计被采纳的原因,他还特别做了一套‘满是漏洞’的设计。
当然他只是随身带着,并不会主动拿出来,只心里隐隐的期待赵奕再提出‘用问题多的设计’,他就满是不屑的拿出这份设计,到时候就带着嘲讽的说,“不就是入门级的设计吗?我随手就做了一份!”
为了让这份设计更‘入门’,他还连续不断的进行修改完善,把其中‘运用丰富经验’‘可以经受严苛论证’的过程都删掉换成了‘很有争议的步骤’。
“可惜,用不上了!”
“再怎么修改也没用。就算是真的要选择其他设计,也不可能把这份拿出来!”王志芳有些遗憾的想着。
……
论证,进行了一个星期。
一个星期时间相对还是比较长的,因为沈丙河的设计已经投入了实验,也制造出性能提升的成品,就算挨个步骤进行论证,正常也不会超过三天。
这也能看出研发组对于论证的重视。
最开始的速度比较快,赵奕快速去除几个‘对成品性能有负面影响’的步骤,接下来剩下的就是‘不确定’以及‘对性能没有影响’的步骤。
这些有争议的地方,有的甚至要论证一整天,相对时间就比较长了。
其实,也正常。
如果考虑到一次实验的花费,多论证几天争取让设计更严谨就不算什么了。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时间比较充裕,研发组做第一个实验时,并没有足够充分的准备,最主要还是实验材料的采购没有跟上,像是合金研发所需要的材料,市场上是不可能有售卖的,都是从专门的工厂购买的,有的则需要购买进口产品。
第一次实验时的好多材料,都是307钢厂何桂林小组运过来的,后续还要做很多次实验,不可能所有都由307钢厂提供。
所以还是要等。
两个星期以后,一切所需都准备好,研发组马上着手进行第二次实验。
307钢厂金属材料实验室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工厂以及何桂林小组,协同开始了高效的运作,最初始的材料在307钢厂生产出来,并快速被运到了金属材料实验室。
在经过简单的测试加工以后,研发组的所有人以及何桂林小组,就到金属复合材料实验室的配套工厂进行实验。
有了第一次实验的经验,第二次速度就非常快了。
只花了不到两天时间,就已经到了最后一步,赵奕再次决定分成两份,一份采用常规的冷轧技术,另一份则采用更复杂的缓冷技术。
等两份成品冷却到常规温度,就被快速运送到金属材料实验室,研发组合和何桂林小组也都去了金属材料实验室,对两份成品进行最后的检测,负责检测的主力仍然是李荣茂张洪涛。
这次沈丙河也参与了。
沈丙河的实际操作水平还是要差很多的,但研发组的人长期一起做研究,几个年纪差不多的关系都很不错,其他人也有意帮助沈丙河,给机会锻炼一下他的操作能力。
张洪涛就主动把高温枪递给沈丙河,“丙河,你来试试!”
“这玩意温度太高,千万注意点!”
“要不行,还是我来吧?你要控制好温度,注意一下,咱们是做检测,不是让你把它融化掉。”
“……”
检测过程稍微显得有些不正规,但因为材料被分成了几份也没有什么影响。
很快。
李荣茂那边出结果了,他惊呼的喊了一声,“超过1600度了!”
“真的?”
“没看错吧!”
“太好了!”
远处站着的几个人,马上变得激动起来,他们瞪大了眼睛看过去,脸上的表情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