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对所谓的“贞观之治”的追捧,这些封建主义下,所谓的各种“盛世”,到底是什么成色,到底有多少水分,我们可以通过最近的一次所谓“康乾盛世”来判断。
“盛世”的标准是什么?人口多寡?这的确是一个因素,但人口的数量不能代表盛世,按照现代文明标准,更重要的指标是人口质量。
满清时期的百姓风貌,尤其是除了满蒙以外,汉族百姓和其他民族的风貌,参考满清末期就可以清晰看出。
那时候已经有了西方的照相机,很多还是所谓的首善之地京城的百姓风貌。
你不得不的承认爱因斯坦在满清灭亡数年后来到中国,看到中国百姓时候的评价:勤奋、麻木、愚昧、肮脏。
这个评价,但凡了解实情的人,都不会说是种族歧视,因为这评价反映的是实情。
就跟我们现在看到非洲原始部落的那样,哦,未必比他们好些,虽然多了个“勤奋”的标签,但非洲原始部落未必麻木、愚昧。
从一个气吞万里如虎、开疆拓土、一汉当五胡、打下偌大适合生存之地、充满血性和智慧的民族,变成一个“肮脏、愚昧、麻木”的民族,需要什么?
需要都就是儒家的洗脑禁锢和异族的压迫奴役。
土豆和番薯的引进,养活了更多的人口,但那仅仅只是还吊着气的人,空具人形,是一具具没有思想、麻木不仁的奴隶机器,这就是所谓的“康乾盛世”。
地瓜这种食物,是绝不能作为主粮的。长期食用地瓜,会使整个族群虚弱、退化。所谓的产量,更是笑话,因为地瓜含水分极高。
从李世民开始,到满清末期,中国唯一在长足进步的,就是儒家进一步强大、畸形化,在防民之术上,是一朝强盛于一朝。
假如没有西方的入侵,那这片大地上,大概率会在满清维持不到三百年之际,官逼民反,推翻清朝,再次建立一个新的、比满清还要畸形的王朝。
这个王朝将会继承满清已经快要登峰造极的防民弱民的儒家思想,治下的百姓的精神风貌会越来越“肮脏、愚昧、麻木”,因此,像诸如人权、民主之类的先进思想,越发没有土壤。
这片大地将永远处于亘古的黑夜中,永无翻身之日,永不见文明的光辉!
西方的入侵,的确给这片大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不可否认,也让中国一小部分有良知的人,接触到了西方先进的科技文明和人文思想。
中国古代也有关于“人权”“民主”的一些思想,但都不成体系,并且完全不被统治阶级采纳,并且完全没有群众思想基础。
可恨的是始皇大帝没有将儒家赶尽杀绝,可恨的是商鞅、韩非子提出的各种防民弱民思想大行其道!
李静姝之前在青藏高原上思考的问题,在她想要拿出“八小时工作制”的时候,想清楚了。
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精英中国人会有越来越多的去当汉奸?为什么那些精英都在信仰极致利己主义,没有丝毫的民族国家观念?
答案就是儒家。
就是虚伪、以双标著称、将防民、弱民、愚民、贫民、疲民、虐民之术发展到了极致的儒家。
越到后期,越是畸形强大,百姓被洗脑成只懂接受,再口口相传给下一代。
统治阶级完全不会把底下基数庞大的族群当成同类同族看待,那些百姓是他们眼中要放牧的牛马,是干活的机器,是可以吸食的血肉。
只要儒家作为主流思想的一天,这种情况就不会得到任何的改善。
那是真正令人绝望的亘古长夜…
宋朝一方面被后人鄙视成弱宋,一方面又被吹捧成富宋,但实际上,宋朝是士大夫和富商的天下,百姓的生活是非常凄惨的。
因为宋太祖得国不正,他算是军阀起势,建立国家的时候,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重新分田地,本身就是已经存在大量无地贫民,所以两宋的农民起义,从来就没停止过。
为什么说得国最正的是明太祖洪武大帝?因为他是真正从废墟上重新建立了一个国家,他是纯正的汉人,他真正让耕者有其田。
当然,碍于封建主义的缺陷,明帝国依然逃不过土地兼并到极致时分崩离析的最终结局。
明帝国的结束是很多因素在的,但最强大的力量、最大的惯性,依然是土地兼并的恶果。
所以,要明白,唐以后所谓的各种“盛世”,都是儒家吹捧出来的,而儒家的危害和虚伪,已经不用多说,那么所谓的“盛世”,真的是水分太多了。
李静姝在认清只要儒家继续存在,中国这片土地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是诞生不了现代文明这个事实时,决定提前将“四时辰工作制”直接拿出来。
这个工作制没有经历过流血事件,注定当前的影响力是不够的,也不够被重视,也不够被珍惜。
李静姝的目的在于,将这个东西拿出来,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