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平舆城。
正当曹操袁绍两大诸侯为着汝南之地牵动心神之时,汝南之地已然恢复了平静的模样。
城外,春风撩人,枝头春意直闹。
随着春回大地,农民们也开始了一年最为忙碌的春耕时节。
此时,纪晟带着孙乾、陈到等人行在田垄之上,抬眼望去,到处都是耕作的农民。
孙乾一路行着,蹲下了身,抓起一把黄土感慨道:
“亏得这些年天气日渐寒冷,春日渐渐晚归,不然的话,这四月时节哪能耕种啊!”
“若是不能耕种,这数万百姓,可真难安排啊!”
“是啊,今天天气越发寒冷,春日也来得越发晚了。”
陈到闻此,亦是一阵感慨道:
“但没想到,这却是一件好事!”
自从当日战胜了曹仁之后,他们就率军一路北上,最终占领了平舆、上蔡。
相较于安城来说,平舆、上蔡可是汝南大城。
城墙高了近一丈不说,城内百姓也有数万人。
但天下之后难的在于治天下,虽将黄巾军青壮纳入了麾下,可几万老弱妇孺的吃喝拉撒却得解决。
亏得城内大户听闻贼兵即将北上,趁着曹仁西迁的东风,带着家产就朝着许昌行去。
如此,到留下了大量无
人的田产。
对于此状,纪晟大手一挥,便做主让孙乾带着这些百姓划分田产。
在他看来,即便只能收获一次,那也是重大的军粮来源。
由此,也就产生了众人眼前这等状况。
这些耕种田亩的农民,正是那些刚刚脱下军装的黄巾军家室。
听着孙乾与陈到的对话,纪晟微微一笑道:
“这等情景不仅这几年会有,接下来多半还会持续几十年!”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东汉末年,正是小冰河期到来之时。
不仅气候异常,温带也会逐渐南移。
原本三月份便要播种的春小麦,到了现在的四月份播种也来得及。
恐怕再等个十来年,像是幽州那些地方,恐怕还会减产!
因此,种田大业,可说是关乎着整个大汉的生死存亡!
如此与二人闲聊之间,他看向远处的耕种情景,不由眉头一皱。
之前远处,四五个人在前方拖着犁把,后面两个人推着,艰难的正在翻着土地。
他一指前方,回身有些疑惑道:
“公佑先生,这是何故啊?”
“耕田不用牛耕,如此以人力来耕,七八个人多久才能耕一亩田啊!”
“唉,这也是没办法的!”
孙乾顺着纪晟的视线看去,微微摇
头道:
“现在咱们田是有了,耕牛却是紧缺啊!”
“若是不已此法,犁根本就下不去。”
“这些田地许久失耕,早已稳固,若不用犁,如何能耕啊?”
“而且,便是有牛,那也需要四五个人操作,两头牛才能拉动!”
说着,他一指远方,果然正如他所诉说的一般,虽然有牛,却还要三个人操作,一个人站在上面。
见得此状,纪晟眉头一皱道:
“何必如此,若是耕田的话,为何又要让人站在上面呢?”
老实说他虽然懂一定的农业理论知识,可对于古代耕种法还是了解不太深。
不过在他的印象里,即便是古代耕田,也不需要这么困难。
一人一牛操作即可,那里需要两头牛来拉!
孙乾闻言,便知纪晟是个门外汉,抚须笑道:
“我道这天下还有旭升不知道的事情?”
“看来旭升久在山中,不知这田垄之事啊!”
“你难道不知这犁犁着就会不断出来么?若是无人在上压着,这犁断然是不受力的?”
“哦?还有此事?犁会自己上来?”
纪晟听得一阵不解,忙对陈到道:
“叔至将军,去取一个来看看!”
“诺!”
陈到如今已经完全把纪晟当成了
军师对待,行为举止亦是如此,领命之后急忙便行了下去。
不一会儿,就和几个军士将耕田的犁抬了上来。
纪晟绕着犁走了两圈,顿时摇头一笑道:
“我还道是什么,原来是这犁头不对!”
在他的视线中,只见犁头笔直,直上直下,呈九十度直角。
这种犁也叫直辕犁,因为犁头笔直,受到的力就向上,没有向下施加的力时,就会逐渐浮出土来。
他说他怎么看得那么费劲,这就相当于额外要多出一份纵向力朝下,不费劲就怪了!
但他这句话却引得孙乾与陈到一异。
孙乾有些奇怪道:
“旭升说这犁头不对?可是这天地下犁头不都是如此么?”
“就是不对,所以才费力!”
纪晟笑道:
“这犁头往上,恰恰是因为做得太直!”
他将自己的佩剑取下来,顺着地往前一划道:
“就如此剑,如果硬划,自然会难以进入土中。”
“可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