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其他类型>中国道教也有趣> 第十四章 夫唱妇随 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四章 夫唱妇随 上(1 / 2)

前面一直在说,唐朝是道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初的李渊和李世民为整个大唐王朝确定了总体的宗教政策,道教在政府的有意识的支持下,的确是有了快速发展。纵观整个唐朝,国家无论贫富、安定还是混乱,历代皇帝都基本上遵照了李渊制定的崇道理念,当然,对道教的崇信程度肯定是有的差别的。为了表彰唐朝为中国道教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下面我们要给三位皇帝颁发金鸡……嗯,最佳崇道奖,分别是唐高宗李治、唐玄宗——也就是著名的唐明皇李隆基和唐武宗李炎,正是由于这三位皇帝对道教的无比热爱和辛勤付出,才有了道教发展的三个高峰期。下面,首先请李治先生发表获奖感言,大家鼓掌!

李治:“其实我也没做什么,主要还是我的夫人特别支持我,特别是在我病重时期,不离不弃,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对于道教,也主要是她更关心。”

“李治先生太客气了,实际上,无论您的夫人作出了多大贡献,也不能否定您的成绩。纵观道教在整个唐朝的发展历程,除了涌现出来的那些杰出的道教人物外,这个不急,后面会一一表彰。不可否认的是,皇室的支持对道教来说,是追求一个又一个高峰的黄金时代的重要的助力,下面就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李治夫妻执政期间,道教发展到了什么高度吧。”

首先,学者们把李治和武则天共同执政的那段历史称为高武时期。高武的意思就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缩写,具体就是从660年李治病重到683年驾崩,这二十多年就是唐代道教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

关于李治这位皇帝,在唐朝历史上名气虽然没有李世民、李隆基这些人光芒耀眼,但在李渊和李世民确定了崇道的总体政策,并且也完成了对佛教的整顿后,宗教问题基本上已经趋于平衡,本来,相对弱势的李治萧规曹随就OK了。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一位性格相对文弱的皇帝能够推动大唐道教发展达到了高峰期的呢?个人感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李治娶了个有能力、有野心又特别强势的老婆。

实际上,李治并不是软弱无能、一无是处的,如果道友们仔细看看唐朝的历史就会发现,李治除开创了永微之治以外,他在位期间,先后灭了西突厥、百济、高句丽,把中国的版图扩大了很多,成为唐朝版图最大的时期,所以李治一生文治武功,也算是一位难得优秀的帝王了,只是后期因病最终导致武则天参政、夺了大唐天下。

关于武则天的传说就很多了,相信道友们都清楚,从李治坚持要废王立武,把武则天立为皇后以后,就给大唐种下了一颗野心勃勃的种子。实际上武则天很早就表现出了不甘人下的性格,也是后世那些深陷宫廷斗争中的嫔妃们的好榜样,比如,很快就把已经变成庶人的王皇后弄死,不给对手留下任何翻盘的机会。

在李治刚接手整个国家时,虽然有唐初的“老先,次孔,末后释宗”的宗教指导性政策,但道教的发展和解决自身的不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道教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表现得不够档次,配不上皇室的高贵地位,特别是被尊为先祖的老子的地位也不稳固,从最早的始祖地位,到后来让元始天尊抢了老大,这显然也影响了皇室的威仪。在佛道之争相当激烈的唐初,和尚们甚至说李氏皇族“妄托老君之后,实是左道之苗”,这还不算,更有丑化老子和他的父母的各种人身攻击,比如“老聃父姓韩名虔,字元卑,癃跛下贱,胎即无耳,一目不明,孤单乞贷,年七十二无妻,遂与邻人益寿氏宅上老婢……野合怀胎而生老子。”还比如法琳也说“如舍宝女与婢交通,陛下即其人也;弃北代而认陇西,陛下即其事也”,就是说你本来就是鲜卑后代,为什么非要说自己是陇西后人呢,你看你们认的这个祖宗,他父母都下贱得没底线了,还不如胡族呢。和尚们的勇气值得给一百个赞,这就是直接打皇室的脸,而且是啪啪地打啊。

所以李治和武则天为了维护皇室的权威,就需要进一步神化老子和《道德经》,于是频繁制造各种显圣的神话,极力抬高老子的教主地位,加大了全国范围内的道观修建规模,发展更多的道士,同时,组织高道们编修经书。

当然,提高皇室的权威也并不只提升老君和道教这一条路,当年李世民就通过编《氏族志》把李姓排到了第一,那么李治和武则天是如何做的呢?665年,李治已经病重,武则天实际上已经大权在握,她决定泰山封禅,这样不仅提升皇室的威望,更能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于是举国开始了筹措,国际社会也积极响应,高丽、新罗、倭、波斯等国纷纷点赞并表示我们也很想参与,希望派代表来助兴,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稍解释一下泰山封禅,在泰山筑土为坛,然后在上面祭天,以表达对天恩的报答叫封,在泰山南边的梁父山上辟基祭地,表达对大地的报答叫禅,合在一起的仪式就是封禅,当然了,只能是皇室才可以封禅,就算您再土豪,也去泰山来上这么一套仪式,那也只能叫表演。李治主要完成祭天,也就是封这部分,有个学名叫初献。而武则天就完成祭地,也就是禅这部分仪式,也叫亚献。皇后亚献完成以后,妃子们再去祭祀叫终献。当然了,整套仪式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