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帅睡着的时候已经十点多了,我又回到了客厅,坐在了电脑桌前。
家里没有专门的电脑桌,我一般都是在餐桌上办公,所以,餐桌在写作的时候就会被我叫做电脑桌。
看了看手机,言哥应该还在路上。他一个人开车,也挺累的。
跟他说过很多次了,回来的时候尽量坐车,高铁、动车都很方便,速度也不慢,何必自己开那么久的车,
关键还不免费,不是节假日,过路费也差不多了。
算了,随他去吧,反正说什么也不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他也不是每次都开车回来,只是,比较担心他开夜车;
言哥自己倒是挺喜欢晚上开车,说是路上人少,他近视,戴个眼镜,我是真不放心。
要是平常,这个时间点我应该睡了,毕竟周一的时间比较紧张,尤其要早睡;
言哥开车回去我就会晚睡一会儿,非得等到他给我报了平安才行。
得了,什么也别想了,担心也没用,还不如趁这个时间做点自己的事。
说是做自己的事,桌子上有电脑,有书,但还是忍不住拿起了手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朋友圈的消息越来越少了,以前,每天朋友圈都是看不完的信息,除了那些发广告的,还有各种自拍照;
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做的什么菜要发朋友圈,看的什么书要发朋友圈,精修过后的自拍照要发朋友圈,林林总总;
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慢慢不喜欢发朋友圈了,反而是希望把更多的时间用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大概其他人也是这样想的吧,总之,朋友圈有时候一天下来加起来的新消息还到不了十条。
以前跟我一样那些喜欢晒各种照片的女性朋友们,都跟风一样消失了。
关系比较近一点的苏姐、小英、薇薇、月牙等,也基本上不发朋友圈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忙,这也挺好。
人就是这样,年龄越大活得越清醒,对身边的人和事也会有更清晰的认识,最终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看过不少关于无用社交的言论,仔细想一想,也有道理,就像言哥说的,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
一定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谓的事情上,尤其喝酒这种事,能不去的他就不去。
我上班的时候,不管是同事拉我去逛街,还是吃饭,我都会去,还挺积极,因为特别害怕自己被孤立,
你知道那种,很多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就你一个人孤零零地杵在那里,而且大家都认识,那种尴尬真是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
这就是我以前的想法和状态,喜欢扎堆,喜欢浪费时间。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我已经过了那种取悦别人的年龄,别人对我的看法不是不在乎,只是没那么重要了。
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不孤独去取悦别人。
现在孩子已经上三年级了,我去学校门口接他的时候,都是站在马路对面,什么时候等他们班出来了再过去,
而且是接上孩子就走,很少跟孩子的同学家长聊天,说闲话之类的;
孩子读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一样,那时候我喜欢跟他同学的家长聊天,
东拉西扯的,其实也没什么可聊的,纯属打发时间。
不知道跟性格有没有关系,我是属于那种慢热型的人,超级慢热,
以至于现在孩子都上三年级了,我连他们班的同学家长认识一半都不到。
这让我想起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读小学的时候,我转过两次学,一次是在三年级,一次是在五年级;
读初中的时候,成绩比较优异,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作文写得好,还是校舞蹈队的成员,因此学校里很多人都认识我,
我说的这个很多人不光是指各年级的同学,还有很多老师,包括校长,
那会儿我是个非常活泼的人,性格外向,见了谁都是老远就打招呼,校长也不例外;
谁知,到了高中,我突然意识到读初中的时候太张扬了,这样不好,于是,性格一下子转到了另一个极端,
从活泼开朗到沉默不语,高中三年,包括后来复课那一年,都是沉默不语,不爱说话,只跟几个比较熟悉的同学有来往;
到了大学,依然是沉默寡言,所以才把寄托放在网上,所以才认识了言哥。
想起言哥,我不自觉笑了起来,第一次见他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丝陌生的感觉,就好像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样,
至今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有缘千里来相会”?
在手机里翻看着相册,各个时期的,有合影,也有单人照,当然,小帅的照片和视频是最多的。
身后的书架上放着一百多本书,还有好几个相册。
有人说,照片存在手机里只是一个数据,洗出来才是照片,
这话没错,这十来年,不知道换了多少手机,要是不把照片洗出来,怕是早就都找不到了。
言哥不喜欢拍照,所以我们三个人的合影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