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遇到一个好的领路人有多么的重要。
在一个家庭里面,父亲的角色是无法替代的。
如果我爸当时没有过上奢靡的生活,如果我爸对我们的人生加以指导,
我想,明理的人生不止于此,他也绝不可能走到这一步。
在矿区生活的那几年,对我们全家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不光是对我父母,我跟明理,就连对我的爷爷奶奶也有很大影响。
如果没记错的话,爷爷专门去过矿区好几次,
就是为了要劝我不务正业。他自己的儿子他最清楚。
或许当时在农村的时候我爸就有这种迹象,
即便他成年之后,带着老婆孩子到外谋生,爷爷仍然不放心。
我爸手里有了钱之后,对我们一家人在物质上是没得说,
也还算慷慨,给我妈,还有我们姐弟俩买了很多东西,
也舍得给我们花钱,毕竟手里有钱,还是不少钱。
当然,对于那些所谓的哥们儿,他更舍得花钱。
我爸有个朋友,叫白三儿,是个戴着眼镜的斯文人。
人不可貌相,那人看着斯文,实际上是个蔫儿坏的人。
他时常拉着我爸去打牌,去吃饭,去认识更多的人,想着办法让我爸花钱;
后来,他还帮我爸介绍了不少生意。
那些所谓的生意,最后都赔了不少钱。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白三儿在中间做了手脚;
我爸却不以为然,认为大家是多心了,那是一个真正的朋友。
有时候我也会想,我爸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人?
他善恶不分,好坏不分,只要别人看得起他,叫一声明老板,
他就会把人家当作朋友,又是吃饭又是喝酒,好像自己多豪迈一样。
时间会让我们明白很多问题。
现在,三十几岁的我似乎已经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我爸并不是傻,他只是虚荣心太强了,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明明知道别人是欺骗他,但还是心甘情愿。
我不知道这在心理学上叫什么,也不懂心理学,
但是,我能明白,他是太害怕孤独,他需要那种被朋友包围的感觉,
他需要生活在人群当中,即便这是假的,他也愿意为这种虚假买单。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害怕孤独,把自己变成了讨好型的人,
不管是喜欢的人,还是不喜欢的人,生怕被别人孤立。
当时在矿区生活,我们属于外来人口,外地人,
尽管那会儿大都是外地人,有些只是比我们去得早一些而已。
就是这样,他们也同样会排挤或者欺负后去的外地人。
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逻辑,五十步笑百步?
就像我现在生活的江北市,几十年过去了,还是存在差不多的情况。
不少在城市里买了房子的年轻人,有了当地户口,成了新城市人,
反过来又对那些刚进入到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口产生了鄙视链。
这就显得有点奇怪,可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作为大家长,我爸没有起到一个好的领路人的作用,
我一直在上学,也比较自律,父母比较放心;
明理就不一样了,作为一个男孩子,还算是比较不让人省心的。
可能也跟当时的大环境有关。
不少十六七甚至十五六岁的男孩子,说辍学就辍学了,
跟着同乡人到南方去打工,逐渐成长为一个男劳动力。
在农村来讲,这样的家庭不少,这样的男孩子也不少。
明理随了大流,也不上学,开始进入社会打工。
对于这件事,我爸并没有过多的看法,
或许,在他看来,男孩子就该早一点挣钱,
把这个家顶起来。因为当时不光有爷爷奶奶,
家里还有老爷爷,老奶奶,家里用钱的地方也很多。
我爸似乎有一个理念,那就是男孩子到了一定岁数自然而然就长大了。
为此,在一次我爸跟明理的争吵中,
就是明理第一次做生意赔本之后,在家里躺了很多天不出门的那次。
我爸说话很难听,他说:我就是养条狗,每天给它饭吃也得朝我摇尾巴;
你怎么就整天理直气壮地躺在床上什么都不干?
对于这些难听的话,从小到大我都不知道听了多少。
那次,我勇敢了一次,跟我爸说:
养不教父之过。小的时候没有教育好,长大了自然而然就会什么都明白吗?
你总想着他自己长到二十岁就自然而然能挣钱了,能养家了,可能吗?
我爸才不管那些,总是破口大骂,尤其喝完酒之后,更是口无遮拦。
为此,我跟弟弟明理总感觉跟我爸有隔阂,也懒得回家。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明理一定要离开父母的原因。
我爸从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在他看来,我给你吃,给你穿,供你上学,还要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