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总是会出乎人的意料,不在计划之内,木村宏原本就没有想过大规模宣传《情书》这本小说,毕竟只是为了明年拍摄电影《情书》做一个铺垫,小说并不在他的事业规划内,因为他看的霓虹小说实在有限。
前世他为了唱歌,学习过日语,可是到底没有系统学习过,所以很多日语并不算熟练,想要好好看日语小说可不容易,《情书》也是因为电影才算是容易读懂。
可没想到,他没有打算大规模宣传,这个高桥明福却来搞这么一手,瞬间就将《情书》推上了众多娱乐媒体的头条,变相的得到了宣传。
加上他作为顶流当红男偶像,自带巨大的流量,于是乎情书在媒体大规模的报道下,居然开始进入热销阶段,首批出版的十万本很快销售一空,出版社不得不加印。
这自然而然引起了一些小说界人士的不满,他们觉得媒体报道的书店前对峙一幕是安排好的炒作,这在艺能圈属于是常规的宣传炒作,一个偶像歌手来写小说就算了,居然还搞这种艺能圈的炒作手段,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
很多小说作者辛辛苦苦创作出来的小说卖不出去多少,你借着自己的名气搞这么一个炒作,就把小说销量推的那么高,人家能服气那才怪呢,你又不是靠小说质量推高销量的。
不嫌事大的媒体自然要把这些小说界人士骂木村宏的话刊登出来,只要你肯骂木村宏,那么许多跟木村宏关系恶劣的媒体就愿意刊登。
只是没有几天,居然又出现了一些知名的小说界人士出来给木村宏说话的,因为他们很多都看到新闻然后去看了木村宏写的的小说《情书》,没想到看了之后,居然发现这是一本难得的精品小说,虽然套着青春爱情故事的壳,可是里面的内涵非常多,其中就有霓虹人精神内核之中的物哀,得到了许多小说界人士的赞赏,觉得他写的非常不错。
有的甚至觉得写得出这样小说年轻人不应该混艺能圈,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写小说,毕竟在霓虹,小说家的社会地位可实在是高,这种艺能圈混的艺人根本不能比,特别是写出优秀作品的那种。
另外就是普通的读者,很多人看了《情书》之后给专业的小说报纸写信,推荐这本小说,它们和木村宏没仇,直接就刊登了出来,很多人看了之后写的信那叫一个情深意切啊,吸引了更多小说爱好者去看,结果又是好评。
于是乎媒体上出现了十分诡异的一幕,一个身份是偶像歌手的年轻人,写了一本小说,居然会引起小说界人士在媒体上吵架,而且越吵越凶,毫不退让。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木村宏作为一个主业是歌手的艺人最近根本没出什么新歌,也很少在电视台上露面,可他就是会时时刻刻出现在大众的眼前,上一次是因为漫画,而这一次是因为小说。
这也给大众造成了一个奇怪的印象,那就是无论木村宏做什么,好像都会引发一种热潮,真的是没有任何一个艺人能够达到这种程度,许许多多的人称之为“木村宏现象”。
只不过这种热潮有好也有坏,好处就是木村宏即使是神隐状态,也会得到足够多的宣传,让大家就算看不到他也会记住他,可不好的就是,这种热潮最后很可能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而去。
这种热潮把《情书》的销量推的非常高,买的人很多,看的人也多,很多人都被里面那种少年青涩的爱恋故事打动,只是有的人看了小说就会联想到小说的创作者。
他们觉得木村宏这个十九岁的少年能写出这样的小说,肯定是有所经历,联想到他曾经遭受过校园暴力,加上他没有毕业就跑到了东京,很多情节和小说里面很类似。
而且他来到东京也有了女朋友,那会不会如同小说里面写的那样,他在春日部市高中时有一个暗恋对象,结果因为不可抗力,来到了东京,不得不分手,现在这个女朋友是他高中时期暗恋对象的替身?
这种堪称是牵强附会的解读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许许多多的媒体上面,甚至有记者胡编乱造说去过春日部调查,确定木村宏在学校确实有暗恋对象。
于是乎,这种传言流传还很广,特别是木村宏的女粉丝们都接受了这个设定,可怜的木村酱,为了躲避校园暴力,不得不离开了自己初恋,现在陪在他身边的那个女人不过是一个替代品,既然是替代品,那么为什么她们不可以呢?她们找到了安慰自己的方式。
面对这种堪称是神奇的传言,木村宏自然是不想理会,因为他见识过这种神奇的流言,后世他在祖国的互联网上见过某网络幻神级别的许姓歌手当年写了,唱了一首《玫瑰花的丧礼》,就被传言是写给自己早逝的女朋友的,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无聊的传言,许姓歌手根本就没有什么早逝的女朋友。
这种传言木村宏知道,如果你去回复了,那就会一直纠缠不清,特别是他这种许多媒体还对他有恶意的,恐怕会被一直炒作下去,还不如找个机会在电视节目里回应一下好了,特意解释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只是木村宏自己不在意,可不代表有人不在意,特别是在艺能圈,八卦传的那是比外面还快。
“明菜酱,这些媒体报道的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