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堂里,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张元教授。
曾经存在过龙的踪迹?
这话怎么理解?
在场的学生们相互看看,都有些不太明白这话中的含义,老张第一个开口。
“教授,咱们是龙的传人,要说龙的踪迹,那可多了去了。建筑,绘画,传说里都有,你指的哪一项?”
张元教授朝他点点头,不急着回答,用目光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发言。这时,后面一位戴眼镜的男同学开口。
“考古工作考的是真实的历史,教授指的当然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来‘田野调查’前我查过《海城市县村名考》,里面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周家村文化,传说在五百年多前,周家村曾经发生过一起坠龙事件。”
“当时的村民们非常害怕,所有人都提着水桶往龙身上浇水,希望受伤的龙能够复活,最后甚至连山上的和尚都收到消息下山,为坠龙念经祈福。”
“最后诚感动天,受伤的‘小白龙’游进了当时的‘周家湖’里,一直都没有再离开过。年年岁岁守护附近的村民,而‘周家湖’附近的村民也世代保守这个秘密。”
“直到又过了两百多年,一场暴雨冲垮了当时的石桥,‘小白龙’险些也被雨冲走。当时的朝廷还特别拨了一笔款用于修建‘万寿桥’,也是在那时正式把‘周家湖’改名为‘白龙湖’。”
听他说完,其他同学们都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小时候也听大人提起过‘坠龙’事件,当时太过轰动还上了报纸,但离得比较久具体没法考证。”
张元教授笑眯眯地看着同学们畅所欲言,见大家都说得差不多了,才摆着手说,“同学们,其实这‘坠龙’传闻历朝历代都有,最早的‘坠龙故事’发生于夏。”
“到了清朝,《清史稿》记录的坠龙事件就多达四次,这些都是历史对龙的记载,其中的内容也都有所变化,但都反映了龙文化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影响。”
“在周家村的‘龙潭祭’文化里,每年九月,各家的男丁都要聚集在‘白龙湖’边,搭建‘龙台’,供奉祭品,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
“那么明天呢,就是周家村要搭‘龙台’的日子,搭好‘龙台’一直守到月底就是‘龙潭祭’。所以明天我们不管下不下雨,大家都去村口集合,今天就先到这里。”
张元教授说完,就端起茶杯往厅堂后面走去,其他同学也都三三两两地往院外走。刚才那位戴眼镜的男同学从最后一排站起来,走到江一冉面前。
“江一冉,你刚才说几乎每个村庄都会有一条河流。我还听过一个类似的说法,每个村庄都有一个傻子,因为他们都有自已的天命,知道的太多了。听说周家村也有个叫阿前的傻子,你知道过吗?”
这件事自已知不知道呢?
江一冉皱着眉头,极力在脑中搜肠刮肚地想了半天,总觉得似乎有点印象,但要说出来具休细节,一时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刚才还清醒的脑袋,这时候又突突地疼起来。
眼瞧她半天没回答,边上翘着二郞腿的老张朝那男生招手示意,等他把脑袋凑过来,他才压低声音开口。
“刘勇源,这事我听村里人说过。当初建‘万寿桥’的时候为了保证桥能万世稳固,就在桥墩里下了‘生桩’。”
此话一出,刚走到门边的几个男生又掉头转了回来。就连刘琪琪都忘了自已脚还没好全,刚站起身,又“咚”一下坐了回去。
老张朝哥几个挑了挑眉,接着继续说。
“按程序下‘生桩’前要先‘招魂’,有活人魂魄镇桥,既能让路过的冤魂不起事,又可以为桥注入灵魂。‘’
“结果‘招魂’的时候买的两名死囚,直接咬舌自尽了一个,‘招魂师’还把路过的周货郎给招走了魂,那货郎当时就倒地不起,死了。所有人都傻了眼,最后干脆狠下心,将错就错。”
“货郎被下‘生桩’的当晚他家最小的儿子阿前,居然也丢了魂,没几天就变成了傻子,活到二十岁也死了。没过几天,周家村又有一个孩子傻了,同样是活到二十岁就死了。”
“后来这事就成了周家村的魔咒,每过二十年,周家村就会有一个男孩离奇变傻,再莫名其妙死去。弄到后来周家村的人口越来越少,女儿不敢嫁过来,男子情愿嫁出去。”
听到老张说完,刘勇源上上下下打量他一通,“我说老张,这些事都是谁告诉你的,有根据吗?”
“有阿,那不是咱人缘好,当地老乡告诉我的呗。”
这时,江一冉的眼前慢慢浮现出一个小男孩的身影,她肯定地略略点头,“我想起来了,周家村确实有这么个孩子。”
“喜欢穿红衣服,不喜欢和别的孩子玩,走路只往前走,不分左右,就算眼前是堵墙他也不拐弯。不过……我觉得这孩子不是傻。”
“确实,”坐在旁边的老廖难得开口,“从你说的行为判断更像是自闭症,小时候没有得到及时干预,导致长大后行为更加刻板重复。”
"是阿,"江一冉不禁有感而发,“如果阿前能治好的话,那周家村的魔咒就不攻自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