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彭秦的讲述,李重元陷入了沉思。很多地方都是自己未曾想到的。
第一个没想到的便是自己的爷爷竟然会武功,而且与自己的师傅还是师兄弟关系。可是为何师父从未提起过?既然爷爷武功高强,为何当初父亲被废太子,好像还受到了某种压力?
第二个没想到的是当年几大高手齐聚京城,竟然是因为玄武旗,可是这个玄武旗是何人所发,现在又在何处?
第三个没想到的是当晚为何慕秦时会出现在父亲的寝宫?
“彭大统领,慕秦时被抓后,可对他进行审问过?”
彭秦点点头,“我与皇上都曾经亲自审问过,可是慕秦时始终闭口不言。你师傅收服了莫离别,打跑了聂龙城,可是从他们嘴上也并未得出什么有用的信息。”
“这么说,是谁发出的玄武旗到现在也不知道,而玄武旗也不知所踪?”
“正是。玄武旗消失到现在又二十年。我担心,会不会又再出现?”
彭秦的话提醒了李重元。玄武旗诡异的地方就在于,似乎每隔二十年便出现一次,而每出现一次,便将江湖上的顶尖人物一网打尽。
“你担心的不无道理。对于玄武旗,师傅也语焉不详。大统领后来可曾查过玄武旗的来历?”
“玄武旗曾是乌桓很早之前有个叫温都尔大汉的汗旗。后来温都尔大汗被人刺死,此旗辗转流入欣朝被一高人所得,因其颜色、上面的刺绣非常像古代的灵兽玄武,故起名叫玄武旗。”
“没错。师傅后来隐居伽愣山,那里距离乌桓的故国比较近,温都尔汗确实有过这么一面汗旗。”
“那位高人武功实在太过高强,所以每当他出动玄武旗,武林中人莫敢不从。时间久了,就成为了号令天下武林人士的令旗。”
“只可惜,我们都无缘得见。要是知道玄武旗的去向,找到持有之人,或许就能解开很多谜团。”
“陛下说的对。所以臣劝陛下先不要追查齐礼的事情。齐礼无非是收受那些升迁将军的贿赂,为他们提供升迁的便利而已。”
“彭秦,如果你这么看齐礼,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萧战查抄了齐府,拿到了许多他与别人的信件。好多边关上的事情他都敢隐匿不报。所以朕才让萧战彻查那些边关将军。我担心,他们中有人会通敌。”
彭秦听完大吃一惊。
欣朝疆域广大,边关将领众多,真要有人通敌,引狼入室,那是极其危险的一件事情。
“臣只是建议。陛下统观全局,心中装的是天下,臣万万不及。”
李重元对于彭秦的谦逊感觉有些意外。
“彭秦,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之后不久,我父亲的太子之位便被废了。”
“是的陛下。有人弹劾太子,秽乱后宫,德不配位。”
“真相到底如何,你可知道?”
“回陛下,臣确实不知。先帝虽然对我信任有加,可是这样的事情当事人不讲,就只能猜测。臣做事只讲证据,无凭无据的话,臣不会信更不会传。”
嗯,这才是我心中彭秦应该有的样子。
知道不可能从彭秦身上知道父亲的事儿,李重元只好放弃。
“二叔呢?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刚刚从太后那儿回来,太后的一句“你二叔也是重情重义之人”让李重元对他二叔也产生了兴趣。
“你二叔为人忠厚老实,与兄弟们的感情都不错。当初立他当太子,他也是坚决不肯。只是后来陛下下了严旨他才同意。他登基后也没亏待他的几个兄弟。吴王、齐王都是他登基后封的王爷。”
“既然如此,二叔应该能是一个不错的皇帝,可是为何他在位十五年,却没有任何存在感?”
“陛下,显德皇帝在位十五年,你可曾听过任何周边国家有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国内百姓有过任何的起义闹事?朝堂之上发生过大的党争事件?”
听到彭秦的话,李重元觉得他说的似乎很有道理。
“其实显德皇帝才是有大智慧的人。今日之朝局,他早就看的一清二楚。他曾经给我下过一道口谕,让我支持你登基。只有你,才能推动事件的发展,从而将一些潜在的威胁消除。”
彭秦的话让李重元大吃一惊。
慕容夺支持自己登基情有可原,因为他一直把自己当成他的亲外孙。
可是为何显德皇帝也这般看?
“你可知道这是为何?”
“当他知道你师从万重楼,便知道你能力上一定没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看中你前废太子世子的身份。只有你登基,才能把朝廷的一潭死水搅活,才能让现有的格局改变。”
“你是说二叔对现在的朝臣多有不满?”
彭秦点了点头。
“陛下在后宫做的那些荒唐事,很多时候都是故意做给朝臣看的,可是以莫问天为首的那些大臣们,却没有一个上书劝阻的,所以陛下断定这些人都不是肱股之臣。”
李重元这才明白,原来一直以荒唐形象示人的二叔,才是真正心机深沉之人。
一个在位十五年都不怎么上朝的人,却牢牢的把持着朝政。不光手下的大臣不敢糊弄,就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