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辨认出直升机的型号之后,戈武才放下了望远镜,随后又转向西边,朝即将落到海天下以下的夕阳看了一眼。瞭望台下面的起降平台上,负责着陆引导的人员已经准备好了红绿双色的指示灯。
戈武也没耽搁,从瞭望台上面溜下来,小跑着去了起降平台。
半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在最初的阶段,也就是产业规划与人员招募都还算顺利。
由军情局出面,戈武他们顺利的拿到了采用聚合物可燃弹壳埋头弹的设计方案,而且设计单位没有要戈武他们的专利使用费,只是提出联合进行后面的开发工作,在“特区”成立一家合作研发机构,设计单位派人员过来协助,由戈武他们承担包括人员薪酬,采购设备在内的全部开发费用。
在派人过来考察了实地情况之后,设计单位的工程师提出了几点宝贵意见。比如说,提前建设弹药测试场,还要考虑得足够长远,方便今后测试大口径枪弹,甚至是射程更远的小口径炮弹。
正是如此,戈武修改了建设规划,在古拜西北,靠近“特区”边界的地方,建了一座面向亚丁湾的弹药测试场。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减少占用土地的面积,毕竟港口附近的土地本身就很宝贵,也是为了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只不过,这也需要在海上填出几座小型人工岛礁出来,在上面设置测试用的靶标,等于是变相扩大了工程建设的规模,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
只用了一个月,在测试场的主体工程完成之后,测试工作就正式开始。
此后,戈武把测试弹药,以及所有跟技术有关的事情都丢给了陈伊万,接待设计单为人员的工作,则由赵诗棋负责。
相对来说,招募人员的事情更加重要。
桑贾尼返回巴基斯坦呆了一个月,回来的时候,只带了几十名招募的人员,全都是退役军人。
对于正快速扩张的建设工作来说,这点人手显然是杯水车薪。
不过,桑贾尼回巴基斯坦一个月,做的主要工作并不是招募人员,而是在当地搞了一家劳务公司。简单说,今后都通过劳务公司招募人员,在经过审核之后,以劳务派遣的方式送过来。
这么安排,就不需要桑贾尼经常返回巴基斯坦。
只是,对于人员的个人素质,就肯定不能有太高的要求。
此后,基本上每个月都能招到几百人,有时还超过一千,只是素质达标的不多,通常也就在三分之一左右。关键是,哪怕达到了基本标准,也不等于说可以立即上岗工作。这些招募来的人员都需要接受培训,掌握武器装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更加重要的协同能力,然后才会被编入安保队伍。
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只不过有陆勇添,也不需要戈武来操心。
戈武在这几个月里,主要做了两件事。
在与国内设计单位达成协议
,等桑贾尼从巴基斯坦回来之后,戈武以王室顾问身份跟随萨勒曼去了阿联酋,就创建合资企业的事情达成了基本协议。虽然此后的谈判主要由苏青平负责,尤其是涉及资产与股份的细节问题,苏青平才是行家,但是核心的问题,尤其是跟未来发展有关的,都由戈武拿主意。
跟阿联酋,也就是卡拉卡尔公司合作,创立合资企业是萨勒曼的意思,不过也是关键的一步。
简单的说,必须拉拢阿联酋,顾及到阿联酋的利益。
在海合会,阿联酋的地位与重要性都只在沙特之下,而且一直都是沙特的盟友,甚至算得上忠实拥趸。原因很简单,阿联酋有着与沙特相同的核心利益,还面对同样的敌人与外来威胁。虽然阿联酋的体量小得多,国土面积仅沙特的二十五分一,人口数量也才沙特的四分之一,但是凭借丰富的石油储备,以及相对发达的金融体系,阿联酋在海合会与阿盟都有很大发言权。
按照萨勒曼的意思,首先就要拉拢阿联酋。
当然,合作本身并没有问题。
虽然卡拉卡尔公司的本质是借鸡下蛋,阿联酋没有掌握设计轻武器的核心技术,毕竟设计师都来自德国等欧洲国家,随时都可以离开,但是通过跟欧洲企业合作,卡拉卡尔公司拥有海合会国家唯一的枪械生产线,阿联酋也由此成为了,唯一能自行生产现代化高质量枪械的阿拉伯国家。
简单的说,如果能够跟卡拉卡尔公司合作,不但能获得现成的生产线,或许还能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
此外,从长远来看,今后要在海合会内部推销武器装备,也需要跟阿联酋合作。
还好,萨勒曼亲自出面找到阿布扎比酋长,而且不让阿联酋出钱,只是需要借用卡拉卡尔公司的名号,自然是一拍即合。
关键,其实就是要借名。
投资成立一家军火企业,然后从有到无的完成枪械与弹药的开发工作,拿到国际市场上贩卖,还一举拿下了包括沙特在内的众多阿拉伯国家的订单,甚至成为了制式武器,如果说幕后米有毛呢,肯定没人会相信。如果说,这家公司本身具有一定的技术实力,之前研制生产过现代化的枪械,就没那么可疑了。很明显,在能够合作的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也就只有卡尔卡